供给侧改革视角下基层图书馆的创新发展与对策研究


朱田林(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


在“十四五”期间,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在当前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中国正遭遇包括产能过剩、高质量供给短缺以及供需不匹配等一系列挑战。针对这些结构性问题,党中央提出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核心的解决策略,旨在通过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县级图书馆为例,面对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发展趋势,许多图书馆仍存在运营模式单一、服务方式陈旧、数字化水平不足、社会化程度低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因此,有必要引入供给侧改革的理念,引导县级图书馆进行转型升级,构建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基层公共服务体系,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图书馆服务的现代化和社会化。


供给侧改革下基层图书馆发展现状


基层图书馆作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推动全民阅读以及实施文化强国战略的关键角色。它们不仅是知识的宝库,更是文化普及和提升公众文化素养的重要平台。通过提供丰富的图书资源和多样化的文化活动,基层图书馆在促进社会文化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需承认,基层图书馆的良性发展依旧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资源短缺:资金的不足依然是制约图书馆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与其他经费项目相比,基层图书馆专项购书经费还是很少。以甘肃省庆阳市7个县馆为例,其近4年的购书经费平均每年增加1.1万元,如果每册书30元,则各馆每年仅新增图书366册。购书专项经费不足,市面上的畅销书不能够及时补充入馆,图书馆图书更新缓慢,读者借阅服务质量降低,读者对图书馆的造访率由之降低,一系列连锁反应导致群众对政府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降低。其次,专业人才短缺仍是阻碍基层图书馆发展的关键因素。一是基层图书馆队伍老龄化严重,处于新旧人才更替时期,老员工面临退休,新员工招录不及时。二是新进人才被上级单位借调情况普遍。笔者所在单位,自2010年新进的4人中,3人被借调入上级单位,日常工作开展困难,只能聘用临时人员维持馆内业务的开展,导致开展的业务活动质量不高,持续性差,难以培育自身的品牌。


在新城镇规划建设中缺位:2014年3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规划》“人文城市建设重点”专栏中提及“建设城市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设施,每个社区配套建设文化活动设施,发展中小城市影剧院”。但在城镇化实际推进过程中,公共图书馆并没有被纳入必备的城市基础设施,科学规划其网络布局,并为其预留必要的建设用地。因此,绝大部分馆舍还处于老旧状态,配套设施在近几年的信息技术发展下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建设。


管理体制的制约性:公共图书馆属于国家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它的核心职责是向公众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传承和推广文化。但在现行管理体制下,图书馆的工作是通过行政管理部门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方式来开展业务建设,致使馆内行政管理和业务工作交叉,管理模糊,业务工作的开展背离了国际图联《公共图书馆宣言》中在信息、扫盲、教育、包容、公众参与和文化方面的主要任务应当成为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核心内容的要求。管理制度的局限性,限制了其公共属性的发展,只能沦为管理单位领导的政绩工程。


惯性思维的桎梏:中国的县级图书馆起源于计划经济时代,其职责定位、管理体系、人事制度以及运作方式都深受那个特定历史阶段的影响,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新时代基层图书馆工作人员应深刻理解其公共性对我们的意义,这既是一份荣耀和保障,我们之所以能够享有公益性事业单位的待遇,是基于国家和公众对我们所承担公共效益的期待;同时,公共性也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尺度和激励——如果我们不能全力以赴,积极融入并服务于社会,赢得公众的信任,那么我们将面临被淘汰、被边缘化的风险。


供给侧改革下基层图书馆发展的机遇


社会力量参与:2014年4月,温州在全国率先建设开放以“城市书房”命名的24小时自助式场馆型图书馆,因环境舒适、空间新巧、营业时间长、有专业技术支撑而获得群众的良好反映。需求是供应的先决条件,有需求才产生符合市场要求的供需关系链。在市场运作下,有社会力量介入的城市书房在全国迅速推开,城市书房、社区书房、乡村书房等一系列基层书房,填补了乡镇、农村等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的遗憾。社会力量的参与建设,为基层图书馆的发展输入新的力量与血液;促进了政府与社会力量的合作改革,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和志愿者参与,形成更加多元化的运营和服务模式。


政策支持与标准化的规划:国家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视,为基层图书馆提供了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促进了图书馆设施建设和服务能力的提升。城市书房经受住市场法则的考验,为巩固这一成果,各地积极响应,迅速制定地区标准和规范。如温州市制定了《温州市城市书房建设和管理办法》,该办法适用于温州市城市书房的规划建设、运行管理、服务提供及扶持补助,旨在推进公共图书馆事业高质量发展,规范城市书房建设和运行管理,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建设;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了《城市书房建设与服务规范》等25项地方标准,明确了对城市书房的建设和服务的标准和要求;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备案了24小时城市书房建设运行服务规范;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了《城市书房服务规范》省级地方标准,为浙江省内城市书房的建设和服务提供了规范。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制定执行,对规范书房的建设奠定了基础,使其有据可凭,有法可依。


学术界专家的深入探讨:金武刚等《城市书房:2013—2020年基层图书馆建设的突破与跨越》讨论了城市书房在基层图书馆建设中的作用和意义。2023年12月21日,全国城市书房研讨会发起全国城市书房合作共享机制,讨论了公共文化新空间创新发展的经验和做法,引发媒体持续关注。专家、媒体的探讨报道,更深层次地解读了城市书房的意义与必要性。


资源整合与新技术应用:按照“十三五”时期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规划总分馆制建设,乡镇街道建立文化中心。2018年农家书屋的建设,完善了村级服务体系,基层图书馆借助总分馆制建设,实现资源整合和共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城市书房通过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如RFID技术和自助借还系统,实现了24小时无人值守的自助服务,提高了服务效率和读者体验。


供给侧改革下基层图书馆发展的策略


城市书房的迅速发展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成果。基层图书馆应牢牢把握好这次改革的机遇,将基层图书馆事业发展起来。


优化资源配置:快速发展的时代下,公众亟需一处闹市中免费安静的场所,让自己紧绷的神经得到舒缓。根据公众需求,合理配置文献资源,淘汰低效和过时的资源,引入高质量、高需求的图书和数字资源。城市书房的快速发展满足不同阶层读者需求,给读者提供了舒适的阅览环境和符合要求的图书资料,通过优化配置资源,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发挥。


提升服务效能:提供专业有效的服务是图书馆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免费开放项目的有效实施打造了图书馆品牌,全民阅读推广活动的实施提升了图书馆知名度,但是基层图书馆的这些服务,很大一部分是在上级图书馆的号召下开展的,结合当地特色文化底蕴的服务活动还未能有效开展。下一步需要基层图书馆人员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开创具有本地特色的服务项目,提升基层图书馆的知名度,增强基层图书馆的吸引力,提升利用率。


数字化与智慧化服务: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传统图书馆事业带来了很大冲击,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给一些传统岗位带来了挑战,社会上出现“图书馆消亡论”的声音。2015年英国广播公司根据牛津大学人工智能专家发布的一项研究结果,列出了未来20年最有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的20个职业,其中就包括图书馆员。国际图联反“反图书馆”论的提出,为传统图书馆下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即通过积极引进新技术改变传统服务方式。如江西省图书馆通过建设智能书架,实现在架图书的智能检索、精准定位和实时盘点功能,读者可快速获取想要的图书资源,解决因图书错架导致找书难的问题;上海图书馆采用FOLIO为基础的云翰平台,标志着国内第三代图书馆服务平台的正式落地。发展加强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服务流程,构建智慧图书馆,提供个性化服务。


创新图书馆服务模式:“十三五”规划的顺利推进,促使各行业的发展进入了快速增长期,“十四五”规划的实施,对各行业在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提出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公众场所,依靠自身的发展很难有所突破,跨界合作成为开创图书馆创新服务新模式。如“图书馆+民宿”的湖南益阳的清溪书屋,探索“公司+集体+农户”的新模式,通过改造乡村民房,建设立波清溪书屋、王蒙清溪书屋等,打造当地文化地标,对提升清溪村的文化影响力和推动乡村旅游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图书馆+”模式,将图书馆服务与其他文化、旅游、教育等元素结合,创新服务模式,提供跨界融合服务新形态。


吸引社会力量参与:近几年,作为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建设的代表,比较热门的“城市书房”,基本采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建共享”的建设模式。如被评为“山东省最美书房”的“泰山书房”大千店就是由泰山区图书馆与山东大千书房图书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成,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将运营维护权委托给山东大千书房图书股份有限公司。该书房在设计时充分利用泰安旅游城市的特点,有效将旅游和阅读结合起来,创设了特色鲜明的绘本区、文创区、非遗区、旅游驿站等不同分区。环境优雅、特色文化的装扮,使“泰山书房”成为泰山文化宣传的活招牌。多维度的社会力量利用自身优势为公共阅读空间赋予了不同的特色。


强化政策支持:好项目的顺利实施离不开政府政策、资金的支持。如在国家层面,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印发《“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三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央宣传部、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原文化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在地方层面,山东文旅厅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书房和乡村书房建设的意见》;威海市还牵头制定《城市书房建设和服务规范》。各项措施的发布与实施,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与资金支持,为图书馆发展提供稳定的保障。


建立评估和反馈机制:现阶段高效的评估反馈机制是确保图书馆服务质量和持续改进的重要手段。如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图书馆通过设置意见箱和意见本、公开投诉电话、利用各种媒介及面对面征询等方式收集读者意见。对于收集的意见或建议,实行“首问责任制”,能当场回复的立即回复,能当场解决的立即解决,不能当场回复、解决的,及时报办公室,向读者说明,事项处理意见在十五个工作日内反馈。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建立了城市书房退出机制,对于连续三年考核不合格,或合同期满双方协商不续签的城市书房予以退出,并按程序向社会公示。对退出的城市书房,不再予以资金补助,并收回图书资料及设备资产。通过这些评估和反馈机制,图书馆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服务中的问题,及时调整服务策略,提升服务质量,满足公众的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