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欣:遵循儿童教养理念,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来源:图书馆报作者:才佳玉
国际教育专家卢欣,毕业于加拿大首都师范学院,获得美国蒙台梭利全球幼儿教师资格证书和加拿大幼儿教师证书,是中国、美国和加拿大等国的全球持证幼儿教师。 在加拿大多家幼儿园的多年教学实践中,卢欣以优质的教育内容和生动活泼的原创课程吸引了众多加拿大的孩子,受到了美国与加拿大幼儿教育界人士和加拿大父母们的一致好评。 回国后,卢欣秉承蒙台梭利儿童敏感期的发展理念,遵循儿童生命和学习的发展规律,把在国外获得的优质教育实践和理论与中国的实际国情相结合,以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呵护儿童的想象力、激发创造力,帮助父母用简单实用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解决实际育儿问题为宗旨,成立了儿童敏感期研究工作室,得到了国内越来越多的父母和老师的信任、赞赏与支持。 近日,更是推出新书《孩子的敏感期,教养的关键期》,向国内家长推荐蒙台梭利儿童敏感期的发展理念。 记者: 您的《孩子的敏感期,教养的关键期》中的“场景式”写作方式得到了许多家长的认可。请问您写作的初衷是什么,为何会选择这种“场景式”的写作方式? 卢 欣 : 我回国后,在和很多父母沟通的过程中,发现两个比较严重的问题:(1)0~6岁儿童敏感期是幼儿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教育理念。2004年,敏感期教育从西方引入中国,十多年来,此类的书籍层出不穷,但是却良莠不齐。很多是直接照搬国外的做法而没有结合中国家庭的实际教育情况,不具备可操作性;还有很多对于敏感期的解释也很混乱,让父母感到很困惑和被误导,无法掌握这个最关键的幼儿教育理念和育儿解决方案。(2)很多父母尽管很难、也没有时间去理解那些高深的幼儿教育理论,但却非常希望能够接受正规、系统而又简单的理论与实践的专业性辅导,同时自主进行优质的家庭教育。 为此,我特地将这些年与很多父母沟通的各种案例、给父母讲课的内容以及在多家育儿媒体杂志上发表的文章进行了系统的整理,针对父母在育儿的过程中最常遇到的幼儿敏感期问题,涉及到孩子是否能身心健康并获得一生的幸福等问题,通过场景化教学的形式,大量运用图表,化简为繁,深入浅出,把深奥的敏感期理论变得简单而实用,帮助读者快速学习和掌握,让大家能够很系统和很容易地理解0~6岁幼儿最重要的敏感期教育理念。 本书采用了大量生动的例子,运用每一个现实生活中父母再熟悉不过的、时常会发生的场景,以情景问答和漫画的形式讲解每一个育儿难题,建议父母应该怎么做,孩子应该怎么做,让大家有更直观的感受,而不再是空洞而又高深的理念。 通过幼儿教育理念+实践方法,通过那一幅幅漫画里面藏着有趣、可爱、俏皮、无奈、惊喜······父母能够轻松理解常见的育儿误区和获得相关的解放方案,马上就可以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并能收获优质高效的结果。这不但适合父母阅读,也适合幼儿老师,更是父母和孩子一起阅读的心理滋养。 记者: 您认为孩子的敏感期主要集中在哪一阶段,作为家长应该如何引导? 卢 欣 : 儿童的敏感期是指0~6岁的儿童对某一项技能技巧和认知能力的掌握有一个最迅速、最容易受到影响的时期。 处于敏感期的孩子内心洋溢着喜悦,对这项他热爱的技能技巧和认知能力充满了好奇和探究精神,并且在自身的活动中反复积累经验,直到获得这项能力。 在这个“金不换”的儿童敏感期阶段,父母唯一能做的就是:尊重孩子,信任孩子,了解孩子,跟随孩子内心的需求和渴望,为孩子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这将让育儿事半功倍。 这种“因材施教”的环境包括生活、学习环境等硬件设施,也包括孩子的正常活动和父母正确的育儿观、价值观等软件设施。当良好的环境最大程度地激发孩子的潜能,那么孩子在加速前进的时候,没有任何人能够阻挡这股前进的力量。力量之大,也绝非成年人能够想象得到! 激发生命,让生命自由发展,是所有成年人的首要任务。在育儿的问题上,过度焦虑或者忽视发展,都是对孩子情商和智商发展的伤害。与其抱怨在育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困难,成年人不如多学习多实践,总结出自家孩子的发展特点,从而在家庭中“因材施教”,在敏感期追随孩子的内心需求,并协助孩子成为一个情商智商都发展良好的“完整小孩”。 记者: 敏感期教育法所秉承的核心理念是什么?相对于中国传统的幼儿教育方法有什么优势? 卢 欣 : 敏感期教育是先进、科学、符合孩子生命和学习发展规律的综合素质教育:每一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都是天才,当他们感到被尊重、被爱和被激励的时候,他们就会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从而发挥自己内在的潜能,成为一个独立、自律和有责任心的人,而这将帮助孩子养成终生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拥有一生追求和创造幸福生活的能力。 成年人当以遵循孩子生命内在的发展需求为核心,激发其潜能,激发生命,让生命自由发展,并协助孩子成为一个情、智商全面发展的“完整小孩”。 相比于中国传统教育,儿童敏感期教育理念和方法在呵护孩子的想象力、激发创造力、培养孩子的专注、秩序、自律、毅力、独立生活和学习能力、责任心、协调合作等良好素质方面都值得借鉴。 记者:您认为在电子阅读时代,家长应该如何在“阅读敏感期”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卢 欣 : 不少父母虽然理解阅读的重要性,却往往过早和过多地让孩子接触“电子阅读”,以取代纸质书的阅读。 电视、电脑和手机等电子产品提供的内容对年幼的孩子来说是在被动接受“电子知识”,孩子主动思考的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会受到破坏,弊远远大于利。 而这些好玩和诱惑的东西太多,都会分散孩子对于阅读的兴趣和专注力。如果孩子不具备基本的阅读能力,就不可能顺利地掌握各种知识,不可能很好地理解人生和拥有未来,我们的教育就是失败的。 所以,父母能送给孩子的最佳礼物就是让他在上学之前就获得良好的终身阅读能力。而培养终身阅读习惯的最佳途径,就是父母每天定期抽出时间和孩子一起阅读,让阅读成为孩子每天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会让整个家庭和孩子终身受益。 记者:您认为阅读在幼儿成长中起着怎样的作用?国内与国外在学校教育及家庭教育方面,对于幼儿阅读的重视程度有何不同? 卢欣 : 孩子打架骂人、爱发脾气、注意力不集中、不爱学习、生活懒散等一大堆的坏毛病屡教不改,怎么办?阅读吧!亲子阅读和朗读,不仅让孩子变得更聪明、更有智慧,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铸造孩子高尚的灵魂,成就孩子一生的幸福! 世界是不完美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优质的教育资源也很难公平地“抵达”每一个家庭和每一个孩子。但是阅读给每一个孩子的机会是均等的,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与童年时父母高质量的陪伴、阅读、探索大自然和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阅读也是最棒的通往知识的桥梁,所有父母都可以通过阅读让孩子获取知识、开拓视野、丰富人生。 西方发达国家是很重视幼儿在幼儿园和家庭的阅读的,总体来说整个社会的阅读体系比较完善和先进,具体表现在: · 在儿童读物的创作方面是比较成熟的,有大量优秀的儿童绘本作家和童话作家为孩子创作优秀的故事; · 幼儿园会定期给父母提供书单去引导、帮助孩子阅读,父母和老师在孩子阅读方面多表现为启发而非功利性; · 社区图书馆也很发达,都是公益性质的,其中适合幼儿阅读的书籍应有尽有,免费提供各种儿歌供孩子欣赏,图书馆里还有父母和孩子共读的小天地等。 国内这些年在阅读方面,国家、学校和家庭也都越来越重视,但是仍然很欠缺能供儿童欣赏的本土优秀儿童读物。公共图书馆的资源系统不够完善,父母在阅读方面对孩子的要求普遍存在功利心,要求幼儿阅读就是要达到认字的目的等。 所以,国内在创作优秀读物、公共设施的完善以及父母和老师对于阅读理解方面的素质还需加强。 记者:请谈谈您个人的阅读经历,阅读对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卢欣 : 我觉得自己很幸运的是年幼的时候没有像今天的孩子一样被各种电子产品和游戏包围着,而是专心和享受在各种阅读中。 从儿时的童话故事,到少年时代的历史故事、爱情故事、励志书籍、诗歌等,再到成年后直至今天的各种文学作品、科技书刊、报纸杂志等,我都孜孜不倦地去猎取古今中外各类书籍中的精神养分,在别人的思想中延伸自己的思维火花,在一个又一个闪烁着人性的角色中感受着喜怒哀乐,理解不同的人生,反省自己的人生,从中得到心灵的滋养、启迪和力量。 通过年复一年的阅读积累,我不但拓展了视野,而且提高了自身的修养。所以,阅读的目的不是让你马上能够成为一个什么了不起的人或者赚多少钱,而是让一个人的心灵不至于空虚和彷徨,让你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下都能够找到人生的乐趣。 如果没有书籍,那么所有的世界都得自己去走一遍才能了解。世界太大,靠脚走生命太短暂,在有限的生命里,借助他人的思想去驰骋,能更好地成就自己。 记者:随着童书出版的日益丰富,您认为什么样内容的书籍对幼儿成长最有帮助?请您推荐几本幼儿书籍,并说明理由。 卢欣 : 对于幼儿来说,各类优质的中外绘本是最佳读物,被称为儿童“人生中的第一本书”。 绘本从儿童的视角和心理出发,透过奇妙鲜活的图像、生动有味的浅语,呈现世界万物的潜在本质,开启孩子的心灵之眼,藉以传递真的发现、善的启示、美的洗礼,提供阅读乐趣和艺术美感,启发想象力与创造力,成为幼儿认识自我、人际互动、探索世界的最佳媒介之一,也是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的最佳方式。 比如,中国绘本《团圆》讲述的是春节过大年的故事,淳朴的文字和温暖的画面让孩子感受到浓浓的父爱。这是一个让父母和孩子一起体会亲情的感人故事;集图像和颜色于一身的绘本《小黄和小蓝》给幼儿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同时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讲述友谊的故事,是发展幼儿想象力和交朋友时所不可缺少的;《大卫不可以》就是抓住了小男孩大卫犯错、认错、和妈妈耍赖时的心理,用小朋友的方式说明什么是错的,怎样做才是对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