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2018年工作会议暨第十二届“全民阅读论坛”在合肥开幕

来源:图书馆报作者:白玉静

  3月29日,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2018年工作会议暨第十二届“全民阅读论坛”在合肥开幕。论坛由中国图书馆学会主办,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合肥市图书馆、合肥市图书馆学会承办,来自全国各地公共图书馆的专家、学者共400余人参加了论坛开幕式。



  本次论坛旨在进一步宣传贯彻《公共图书馆法》,充分发挥图书馆在全民阅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同时,通过本次论坛全面展示合肥全民阅读建设成果,进一步提升合肥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合肥市副市长吴春梅致欢迎辞,介绍了近年来合肥市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情况。


  安徽省图书馆党委书记、馆长林旭东在致辞中提出了传统阅读理念方法如何与时俱进的问题,介绍了合肥市在打造阅读名城上所作的努力。


  中国图书馆学会秘书长霍瑞娟作简短发言,介绍并发布了2018年全民阅读主题及系列活动。


  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中山大学校长助理、中山大学图书馆馆长程焕文作《公共图书馆法和全民阅读》专题发言。


他从三个方面阐释了对“全民阅读与法同行”的理解。


一是《公共图书馆法》的实施是新时代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里程碑,从公共图书馆诞生到现在的11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已经走在世界公共图书馆的前列。


二是《公共图书馆法》是新时代全民阅读的最高法典,推广全民阅读是公共图书馆至高无上的职能,也是公共图书馆最重要的服务,要充分认识到全民阅读的地位,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公共图书馆与阅读推广的关系。


三是政府是全民阅读的主体,公共图书馆是推动全民阅读的主力。全民阅读是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命脉,没有全民阅读就没有公共图书馆的未来。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葛剑雄结合论坛主题作了《读书的目的与图书馆的功能》主旨报告。


他指出读书的目的有两方面:一是工具性的,一是价值性的。前者是为了求知或研究(解决问题),后者是追求人生的乐趣。目前图书馆的主要功能是满足读者工具性的需要,除了资源不足外,咨询功能远未提升至知识和学科引领是最大不足。但读者的工具性阅读目的,即将或正在被数字化资源、网络传输和人工智能所满足,图书馆和纸本图书将逐渐被取代以至消亡。而阅读的价值性目的,即将读书视为人生的乐趣和精神需求,在可预见的未来是无可替代的,满足这种需求将成为图书馆的主要功能,图书馆和纸本图书也将赖以永存,并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


  3月29日下午,举行了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2018年工作会议。

  合肥市图书馆馆长李永钢致辞,介绍近年来合肥市图书馆在推动全市阅读空间建设方面的创新和取得的成果。阅读推广委员会主任、东莞图书馆馆长李东来作阅读推广委员会工作报告,系统总结2017年阅读推广工作并审视工作存在的不足之处。李馆长指出在新时代、新环境下,图书馆在全民阅读推广中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可以走法制化和专业化两化结合之路,夯实图书馆的社会根基,把握“整合、研究、数字”三个工作维度,持续开展“组织、理论、项目、产品”四大建设。

  在阅读推广委员会各专业委员会工作报告部分,推荐书目专业委员会主任金德政、阅读与出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毛艳琴、科普阅读推广专业委员会主任肖佐刚等21名委员分别就各个专业委员会工作作报告,分享2017年阅读推广工作,并介绍2018年工作计划。

  3月30日,本届论坛还将举办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课题项目研究成果交流和2017年阅读推广优秀项目案例分享活动。其中,合肥市图书馆将分享主题为《合肥市图书馆的社会化合作经验》的案例。


此外,为配合此次全民阅读论坛的顺利召开,合肥市图书馆还相继推出绘本纸戏剧夕阳红公益电脑培训,以及“阅读之美,美若初见”——顾晓光个人摄影作品展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