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图书馆学播讲经历

来源:图书馆报作者:图林胖猴

我的图书馆学播讲启航于圕人堂,半载“航行”,时常回望。适逢四周年堂庆,梳理回顾这段播讲经历,既是实践抒怀,也是对圕人堂的祝贺兼汇报。

初到圕人堂,倍感震撼:名家云聚,翘楚雨布,才彦雾列,俊采星驰。我一介“草根”,听不明白学术讨论的精彩,领悟不了学术价值的魅力,只能旁观各路英雄在学术绿茵场上的英姿。两相比较,不免自惭形秽,找不到实现微价值、提供微贡献的有效路径。

2017年12月15日夜,圕人堂网上“才艺秀”,我的客串模仿引起了大家的关注。2016年,出于兴趣,我开始网络播讲,为表现人物特色,经常模仿各种角色。“才艺秀”之后,我萌生了图书馆学播讲的念头,征询“堂主”图谋后,决定从其大作《图书馆学短论:科学网图谋博客精粹》(下文简称《短论》)开启“首航”。

意向达成后,图谋亲自联系授权并积极宣传。12月18日,《短论》开播,年底收官。共26集,点播突破2000次,订阅20多人次,“首航”成功。之后我被单位抽调数周,播讲受到影响。结束后,立刻商议下一期播讲事宜,最终确定王波老师的《快乐的软图书馆学》。王波老师是业界资深专家,播讲他的作品,既荣幸又紧张。为消除顾虑,大家都给我鼓劲,图谋还主动联系王波老师并寄来作品,这让我感佩至深。2018年春节,《快乐的软图书馆学》开播,3月底完播,共30集,点播量2500余次,订阅30余人次,反响较为热烈。目前,王梅老师的《图书馆学研究的理性和感性》和刘欣馆长的《书香英伦:英国图书馆之旅》正在播讲。

播讲中,有提高成长的幸福,有失误错漏的沮丧,有收获好评的欣喜,有遭遇质疑的迷茫,诸般感受,不一而足。中午四周寂静,我一人“两机”(手机、耳机),想象着电台直播的仪式感,正襟危坐,既兴奋又有趣。目前,我以“温情小胖猴”的ID在喜马拉雅FM平台播讲作品4部,共71集,时长924分钟,点播7177次,订阅144人次,图书馆学播讲体系初具雏形,我也成为国内网络图书馆学播讲的较早实践者,在专辑数、点播量、时长、听众规模、关注度、更新速度等方面处于优势地位。这些成绩离不开圕人堂的支持,各位师友不厌其烦地为我出谋划策,不遗余力地为我摇旗呐喊、“打call”点赞,他们赠书指点,献策纠偏,鼓舞宽慰,助我向前,给予了我“家庭”般的温暖。

图书馆学播讲“从无到有”的进步难掩实践中的不足,无论是播讲形式僵化,还是专业水平缺失,抑或反馈信息不精确,以及评价指标特征缺陷等,都需要不断反思,在强调主观努力赋能图书馆学播讲的同时,更要及时把握客观研究实践环境变化的机遇。这样,才能有效改善图书馆学播讲的现实困境。

对于起步阶段的播讲工作,脱离实践和畏葸不前皆不可取,直面播讲规模小、听众少、质量不高、吸引力不强的现状,我将坚定信念,持之以恒,努力生产构建质量优良、体量相当的作品体系,充分发挥作品规模效应,同时重视专业学习,提高领悟作品的能力,争取用轻松生动的形式传播图书馆学思想。在此基础上,利用网络时代的沟通传播优势,加强与听众的交流互动,及时察知不足、补缺拾遗。

从领域多样、层次各异、阅历丰富、思维多元的听众那里获取开拓视野、启发创新的反馈信息,改进和优化播讲工作。

圕人堂这片港湾已在身后,但她“贴近现实,关照现实,联系理论,旨在实践”的主旨却镌于我心,未曾忘怀。我要对她说:“我会继续践行您的主旨,用播讲告诉更多人——图书馆学有趣、有味、有力量!”


作者:图林胖猴 安徽省委党校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