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城市书房与农家书屋要做到三个平衡

来源:图书馆报作者:吴才唤

城市书房和农家书屋两个名词近年来频频见诸报端,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作为一种方式也好,作为一个项目也罢,它们在推动文化信息服务方面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通过总结和比较,我们会从中得到一些启迪,并可用来指导我们当下的实践。

提供图书馆服务是以需求为导向的。美国著名图书馆学理论家谢拉认为,“人们创建图书馆是为了满足社会需要”。在经济上,我们现在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因为我们生产的产品不符合消费升级的需求,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提供图书、信息等公共文化服务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考虑人们的文化信息需求,要考虑到需求与供给的匹配程度,如果需求没跟上,一味地供给,这样做只会徒劳无益。在推广和建设城市书房与农家书屋的过程中,需要做到以下三个平衡。


第一个平衡:空间和资源的平衡


城市书房和农家书屋,一个“房”,一个“屋”,用词是比较考究的。在城市里,住房面积小,比如在寸土寸金的上海,大部分工薪阶层,是没有书房的。纵然有,一是很小,二是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慢慢被挤占成“儿童作业室”的不在少数。而在农村,屋子大,没有用作学习的书屋只是因为需求没跟上。因此,我们在提供城市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和在做城市书房和农家书屋政策设计的过程中,就要充分考虑到这个因素。

空间、资源和人是构成图书馆的三要素。人包括读者、馆员和其他利益相关人。空间和资源犹如天平的两端,天平的特性就是动态的平衡,空间多一点,还是资源多一点,取决于人们对图书馆服务的需求。这种需求不仅因群体而不同,也因时、因地而不同。在城市里,因为资源唾手可得,而空间弥足珍贵,建设城市书房时就要以空间为主、资源为辅,更多地体现为空间价值;而在农村,虽然书、刊、报等资源逐年增多,移动互联网的使用范围逐年扩大,但总体来说信息资源还呈“缺口”状态。因此,在推广农家书屋的过程中就要以资源为主、空间为辅,要多采购能够借出的普及性、工具性信息资源,更多体现资源价值。所以,在政策设计的过程中,就不能“一刀切”,要维持动态的平衡。


第二个平衡:休闲与实用的平衡


休闲与实用,是两种境界,前者更注重的是精神享受,后者更注重的是物质的、具体的功效。进城市书房的人,除了中学生、大学生,还有老人、漫无目的的路人或者“跑生计”的白领,他们对城市书房的期待更多停留在休息、休闲的层面,纵使在“写作”的过程中,偶尔求助图书馆(城市书房)的信息资源,可能先“百度一下”,或者在不经意间偶或翻翻身旁的杂志、报纸,真正把城市书房当作“宝库”来对待的毕竟是少数,或者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农村的情况则绝然不同。在农耕时节,如何选种、除草、施肥、收割;在售卖中,如何获取买卖信息、开拓市场等都是村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经验虽然很重要,但对于现代农业来说,这还远远不够,村民们需要科学的指导。另外,在农闲时,由于信息资源获取没有城市那么方便,宣传国家政策和倡导农村新风尚的报刊是村民们的首选。

因此,城市书房的信息资源应以休闲性、精神抚慰性为主,那种针对城里人普遍存在精神压力的现象而列出“治愈系”书单的做法值得推广,而农家书屋在现阶段应更多提供实用性、工具性的信息资源。


第三个平衡:“顺产”和“催生”的平衡


从某种意义来说,城市书房是“顺产”的,农家书屋是“催生”的,这个说法一点也不为过。虽然在建设城市书房的过程中,少不了业界和政府的推动,但总体来说是顺其自然的,是顺应城市人们的需求而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交通上,为了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出现了共享单车,而在看书、休闲甚至发愣、发呆的场地方面,最好在一公里之内能找到城市书房。

农家书屋不同。2007年3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会同相关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印发〈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农家书屋工程。自此,农家书屋高调现身,农家书屋的概念很快走进公众的视野,建设农家书屋作为一股潮流在全国农村遍地开花,但实施的效果并不理想。一阵新鲜劲儿过去以后,出现了村民们从门口路过都不会进去多看一眼的现象,一些农家书屋长期处于“无人过问”的冷清状态。

究其根本,是因为供给和需求未能很好匹配,愿望虽然很好,但村民不买账,这不仅仅是投点钱、置办点设备的问题,而是观念未能跟上、习惯未能养成的问题。因此,一要引导,二要培养这方面的需求,这和经济上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同,在这点上要强调需求侧。所以,在不同的阶段,建设城市书房和农家书屋,要有所侧重,顺势而为。

城市书房的需求很旺盛,而且以后必将更旺盛。目前农家书屋在有些农村还不受“待见”。但只要应时需、把准脉,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进步,它必将在农村大有“作为”。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城市书房和农家书屋在适应新矛盾、解决新矛盾中会有新的发展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