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艳:不遗余力探索新型服务来源:图书馆报作者:记者 李霞
仪征古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创建于1959年的江苏省仪征市图书馆在传承悠悠文脉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建馆60年来,仪征市图书馆事业实现长足发展,尤其是在地方文献征集、展示、研究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仪征市图书馆馆长周明艳认为,在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丰富图书馆服务内涵迫在眉睫,探索图书馆新型服务势在必行。 图书馆报:请简要介绍一下仪征市图书馆。 周明艳:仪征市图书馆创建于1959年,先后经历了三次搬迁。图书馆新馆坐落于城市中心的镜湖畔、公园旁,于2002年开始建设,2005年4月正式对外开放,占地36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300平方米,为主体三层、局部四层的庭院式结构。在布局上充分考虑功能多元化的要求,设立了总服务台、报刊阅览室、综合借阅室、幼儿借阅室、少儿借阅室、盲人阅览室、多媒体中心、古籍室、数字阅读体验区、地方文献陈列室及研究室、自助图书馆等。 仪征市图书馆以“读者第一,服务至上”为宗旨,秉承“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实行全年365天免费开放。依托丰富的资源,积极开展阅览、外借、参考咨询、讲座、展览、培训、分馆(流动借阅点)建设以及各类读者活动;秉承均等化、普遍化理念,仪征市图书馆以图书馆为中心,努力构建“总馆、分馆、流动服务点”三级图书馆服务网络体系,已完成了乡镇、村(社区)分馆全覆盖,建成流动借阅点39家。城市书房、自助图书馆建设持续推进,朗读亭、流动图书车相继引入,着力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我馆连续四次被评为国家一级图书馆,先后荣获江苏省文明图书馆、江苏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扬州市文明单位等称号。 图书馆报:今年是贵馆成立60周年,60年来,贵馆在服务条件和服务效能上都有哪些重大转变?今年的馆庆活动有何亮点? 周明艳:建馆60年来,仪征市图书馆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场馆面积不断扩大,购书经费不断增加,藏书不断丰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服务理念不断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藏书量不断增加。1988年我馆藏书5.5万册,2004年馆藏图书增加到17.4万册,2006年藏书增至23.5万册,截至2018年我馆藏书已达45.1万册。馆藏资源丰富,文献种类齐全,满足了不同群体的阅读需求。 二是图书管理转型。建馆之后的40多年里,图书馆一直停留在传统图书馆阶段,无论是采编还是借阅均以手工管理为主。2000年,引进自动化图书管理系统,实现了图书采编、报刊管理、检索查询、流通管理的自动化。2017年,引进RFID智能服务系统,建成了我市首家自助图书馆和城市书房,标志着我市图书馆事业向智能化迈出重要一步。 三是服务效能提升。随着服务阵地不断扩大,藏书建设日趋完善,服务水平有效提升。读者队伍不断壮大,年均接待读者39万人次,有效持证读者近3.5万人,读者活动在数量、质量上均有了大幅度提升,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 今年是我馆建馆60周年,我们将启动馆刊编撰工作,制作图书馆宣传片,记录图书馆事业发展足迹,再现图书馆发展历程,使公众系统了解我馆发展史和新时代图书馆服务内涵。同时我们将策划大型主题活动,为建馆60周年献礼。 图书馆报:地方文献是地方文化的深厚积淀,是新时代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如何增强地方文献的实用性,以服务于地方文化、经济建设? 周明艳:仪征是一座有着两千五百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历史积淀深厚,文化内涵丰富。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展示研究、开发利用,既是对文化事业服务功能的延续和拓展,也是对仪征悠久历史、深厚文化的挖掘和弘扬,更是借此进行“知仪征,爱仪征,兴仪征”主题教育、凝聚人心、合力求进的需要。 仪征市图书馆以地方文献征集、展示、研究,地方特色数据库建设及相关活动为抓手,建立完整的地方文献收藏利用体系,提供多元化地方文献服务,使地方文献的开发利用更加直观生动、系统深入,既能满足大众需求,又能满足仪征地方文化研究专业人士需求。 一是广泛征集地方文献。2011年初政府发文指导征集工作,并成立工作小组面向全社会征集地方文献。由于政府层面的宣传发动,地方文献征集工作成效显著,征集各类地方文献一千多种。 二是全面展示地方文献。践行“以展促藏,以藏推展”理念,设立仪征市地方文献陈列馆。陈列馆于2013年1月建成开馆,是扬州地区首家地方文献陈列馆,由地方文献陈列室和地方文献研究室两部分组成,通过淮南名邑、地方文史、英杰留芳等十大板块,展示和弘扬仪征深厚的历史文化。 三是深化地方文献研究。2013年底,我馆以地方文献陈列室和研究室为活动阵地,吸纳仪征本土文史和地方文化专家,成立了仪征市地方文献资料研究会。2013年启动了《仪征历代古籍珍贵图录》研究项目,对历代仪征籍或与仪征相关人士的古籍进行梳理、筛选,组织人员赴国家图书馆、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扬州市图书馆等查阅资料、挑选版本、采集书影。2017年《仪征历代古籍珍贵图录》一书付梓。 四是建设仪征地方特色数据库。2015年仪征市图书馆启动了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项目。目前已建成仪征地方特色古籍数据库和仪征市图书馆典藏古籍数据库。其中,仪征地方特色古籍数据库现有地方文献7329册,仪征市图书馆典藏古籍数据库现有地方文献工具书9844册。 五是以活动丰富地方文化体验。2017年策划组织“弘扬地方文化,建设书香仪征——仪征地方文献图片展”进机关、学校、社区、乡镇、分馆活动。通过一“看”——参观制作精美的展板,二“听”——听专业人员的讲解,三“猜”——组织别出心裁的地方文史知识竞答,四“赠”——送地方文献书刊、活动,使更多人享受到图书馆的地方文化优质服务。 此外,我馆围绕地方文化传承,策划了系列主题展览和特色活动。如《仪征历史文化名人古籍图片展》集纳了唐宋元明清不同朝代的50位名人的著述,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加以呈现,让人直观感受到仪征丰厚的文化底蕴;举办“青春杯”书香真州 文明仪征全民阅读暨红领巾读书征文大赛,中国梦——知仪征、爱仪征、兴仪征地方文史知识大赛,辞旧岁 迎新春·仪征地方文史知识有奖竞答等主题活动,进行地方文献阅读推广;在仪征市图书馆暑期品牌活动“七彩夏日,快乐成长”暑期体验营中融入地方文史知识讲解,使小读者在寓教于乐中了解仪征,从小培养孩子们“爱我仪征”的情怀。 我馆地方文献工作创新成果丰硕,先后荣获江苏省文化志愿服务优秀服务项目奖、第六届江苏省公共图书馆优秀服务成果二等奖、第十一届江苏省五星工程服务项目奖。 图书馆报:在数字化时代,伴随着读者阅读方式的改变,贵馆文献资源建设模式发生了哪些变化? 周明艳:随着网络、智能手机等科技阅读媒介的迅猛发展,数字阅读日益成为读者参与阅读的重要方式。我馆适时调整文献资源建设结构,紧扣“并重”“特色”两个关键词,推进文献资源建设工作。 “并重”是指由以纸本为重逐步调整为数字文献与纸本资源相协调。在大力推进数字化建设的过程中,保留传统的纸本文献资源,大幅提高数字资源采购经费,通过“买电送纸”、捆绑采购的方式推动资源转型,使资源的总体使用率得到不断提升,建立了数字资源和纸本资源并重的文献保障体系。 “特色”是指围绕本地、本馆实际,采取采购、自建和共享相结合的方式,购置近万种在线汽车类工具书,服务仪征支柱产业发展,助力仪征汽车名城建设;以少儿读者为重点,有计划、分步骤采购多种优质少儿数字资源;与专业信息技术公司合作,建设地方文献数据库等。 图书馆报:您认为图书馆的“新型服务”应该包括哪些方面?今年,贵馆在服务创新上有何新举措? 周明艳:图书馆发展正在从资源驱动走向服务主导的新时代,开始由传统的借书还书服务模式向多元化新型服务模式转变。特别是在文化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大背景下,图书馆如何加大服务供给、丰富服务内涵的课题迫在眉睫,探索新型服务势在必行。我认为图书馆的新型服务应该包括丰富多彩的读者活动、多元化社会合作、传统文化服务、弱势群体服务四个方面。 今年我馆将对现有的活动进行提档升级,让“乐仪绘读”“仪童成长”“乐仪讲坛”主题系列活动逐步走向品牌化、精准化、长效化。以“中国传统文化、仪征地方文化”为切入点,将“乐仪书院”活动深化,切实发挥图书馆传承、传播传统文化的阵地作用。2018年1月施行的《公共图书馆法》将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上升为法定原则。在此背景下,我馆将深化与学校、幼儿园、社会团体、优质培训机构的合作,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建设,共同推动图书馆事业发展。 今年,我馆还将强化与残联、特殊教育学校等部门的合作关系,服务弱势群体,利用自身的馆藏资源优势,针对性购置特殊儿童多媒体互动康复训练学习库,并辅以适用性强的互动活动,丰富特殊儿童精神生活,履行公共图书馆的社会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