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德明:关注配发速度、纸电同步和服务质量周德明 上海图书馆副馆长 配发速度、纸电同步、服务质量是目前馆配市场最值得关注的需求。
配发速度:缩短图书从出版发行到图书馆上架的时间,使读者能够在 第一时间借阅所需新书,是图书馆采购工作的追求目标。其中,馆配供应商大有可为,这是构成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许多图书具有明显的时效特点,供应商理应关注阅读需求,及时配发。
纸电同步:以上海图书馆为例,最近几年,纸质图书借阅量明显趋稳且略有下降,而数字阅读量则增长迅速。目前,电子图书供应不仅不能同纸质图书同步,而且延迟较为严重甚至缺供,有时因此使内容上佳但延期供应的电子图书成为“鸡肋”。若纸电能够同步,图书馆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在复本配置和控制方面有所谋略,可优化馆藏结构,使采购工作做得更好。
服务质量:馆配供应商应该在新书清单“群发”的基础上,考虑如何根据某图书馆的需求特点、读者喜好主动配送更有针对性的图书,提高服务的质量,如此“专发”必然会得到图书馆的喜爱。
鉴于读者对第一时间获得所需新书的渴望,我们加强了同馆配供应商甚至出版社的联络,主动诉求,积极争取某些新书于上市之日在上海图书馆能登堂入室,让读者在新书发行的第一时间能借阅到该书,并根据可能邀请著者、出版社、与图书主题相关的专家学者以及读者共同来图书馆参加新书发布座谈会。我们将之称为“上图首发”。
自2013年1月29日第一回“上图首发”起,至今已举办近90次同名活动。它旨在挖掘公共图书馆的文化交流、新书信息发布和服务功能,体现公共空间的聚合作用。我们以此作为努力完善知识服务链、主动对接知识生产“上游”的良方,将优秀图书以更快捷、更深入的方式推荐给读者,并为学者和读者提供学术交流和互动的机会,构筑图书馆服务新平台。
“上图首发”的最大获益方显然是读者,但其价值不限于此。对图书馆采购馆员而言,不能只是考虑从供应商的订单中打勾选书,而且要关注新书出版动向,保持同出版社、供应商的密切联系,注意采购合适的、有价值的图书并尽早向读者推荐。这种“时间意识”和“价值意识”的确立,对提高采访水平、服务水平至关重要,也是“上图首发”获得读者称赞的内在原因。对图书供应方而言,虽然不可能使每种新书都在第一时间提供给图书馆,但通过努力可以令某些优质图书选择在图书馆举办首发仪式,以此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
关于馆配市场的未来,可以预测五年内纸电同步不仅会成为现实,而且会出现电子图书先期发行、纸质图书后期印制现象。对图书供应商的选择,则“折扣”要素要排于“质量”要素之后。图书清单的内在质量、同图书馆需求的适配性和服务水平将成为图书馆遴选和评价馆配供应商优劣的重要因素。此外,馆配供应商的采编一体化平台和图书馆的相关系统会逐步和谐对接,资源共享程度提高。 这是我的预测,也包含着些许愿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