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春:推出精品图书丰富产品结构张晓春 现代教育出版社社长助理兼经营中心主任 2018 年我社的馆配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尤其是阅读板块的图书,如《中外文化文学经典系列丛书》,共计22种图书。此套丛书的立意在于为什么和如何阅读经典。在资讯发达的今天,微信、微博等文化快餐琳琅满目, 能静下心来阅读经典很难, 但阅读经典恰恰能让我们在这个喧嚣浮躁的时代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当今信息的碎片化误导大家断章取义,从而失去主观判断的能力。静心阅读可以使大家细细品味作品的思想, 揣摩人物和背景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和人性亮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能诠释出不同的社会价值和认知的作品才能称之为“经典”。《中外文化文学经典系列丛书》正是结合经典图书的这个特点, 让学生与时俱进地阅读经典文学作品,不但要自己消化理解, 还要多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与当今的共性化、多元化特点, 这样才能增强其对作品全面的理解, 最终提升写作等相关能力。此套图书在上市2个月即实现重印, 有四种图书重印数达到4万册,足见市场对其认可程度。2019年我社将加大出版规模并扩大营销力度,拓展品种至30余种,基本覆盖教育部指定中小学生阅读的所有图书品种。 《N岁孩子,N岁家长》系列图书是“北京师范大学家庭教育课题组”倾注6年时间, 为0岁-6岁孩子家长从四个维度(孩子、父母、家庭、社会) 帮助家长及幼儿教师解决育儿难题的图书。该系列图书以探索中国本土家庭教育模式为宗旨, 引导父母学习观察、理解不同年龄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知识、现象及技巧,同步提升自己为人父母的能力和技巧,成为与孩子共同进步的父母。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讲, 该丛书抓住孩子的年龄特点,因龄施教,更具有针对性。同时,以社会为本,尊重生活,关注其成长。 我们还推出《荆棘奶酪系列儿童文学》《森林有童话》等儿童文学丛书22种,其中徐鲁老师的《晚霞中的红蜻蜓》入选“总署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图书”。我们对其的定位为“儿童的心灵益友,珍藏经典的金箱箧;青春旅伴,成长路上的忘忧书。童年可以很短,但回忆可以很长。”深深抓住儿童思考的烦恼, 与孩子内心产生共鸣,引导成长路上正能量的塑成。 以上三个系列丛书作为我社阅读板块的核心产品,无论在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上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今年,我们还要继续丰富以上的产品结构,在青少年阅读的出版上不断助力。 目前馆配的服务工作从制度、管理方面足以满足目前的馆配建设和服务需求。我了解的情况是各地的类似项目都需要走政府部门的招投标程序,相对比较明朗化。但在图书遴选阶段建议加大管控力度,杜绝虚抬定价,增加评选专家和图书专家的数量,提升选书的品质。在后期图书接收阶段认真检查图书质量,防止不良机构通过偷换纸张等行为谋取利益,损害图书馆图书的品质。 以我们国家的人口基数和目前的图书馆总量来讲,我们在阅读服务上与发达国家还是有差距的。现在在国家层面上强调全民阅读的意识,大学图书馆的数量也比较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但社会图书馆的数量和质量有待加强。“社区书屋”“农家书屋”等惠民工程虽然都有建设,但无论在数量、实际利用情况和管理措施上来看都不容乐观,书柜上锁、书屋的图书种类不符等现象依然存在,希望相关部门加大管理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