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图书馆:引领公众领略古籍之美2018年12月,《浙江省民国时期传统装帧书籍普查登记目录》全部面世,嘉兴市图书馆的古籍普查登记与成果出版工作宣告结束,从2009年开启的近10年普查历程到达终点。 嘉兴市从“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启动以来,投入大量财政资金用于古籍保护。为彻底改善古籍特藏库房的硬件设施,立项建造图书馆二期工程(古籍善本特藏楼),设立恒温恒湿库房。目前二期工程主体建筑已完工,进入内部装修阶段,不久将投入使用。 另外一项大手笔的投入是《乾隆大藏经》的补阙。馆藏《乾隆大藏经》入选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但此本非全本,申报时存5373册,普查时经反复清点核查,实存5604册,因有些书叶破损相当严重几乎不可翻阅,故也列入补印之列,最后定下来需补印1730册。2015年市财政拨专款180万元,以故宫博物院藏原雕版补印,遂成完璧。 2014年,本馆编纂出版的《嘉兴市珍贵古籍图录》,是第一部集合全市公藏单位珍贵古籍的图录,检索与观赏价值同具;2016年,出版《光绪嘉兴府志》缩版影印本。此二书较实用,是文史研究者的工具书。 本馆在2014年还尝试采用雕版印刷术出版了宋代张尧同咏嘉兴风物的《嘉禾百咏》,并修补清宣统二年(1910)嘉兴沈氏刻的《陵阳先生诗》的版片刷印成书,有力地宣传了地方文化。 普查工作让我们摸清了家底。但是一馆之力毕竟有限,所以我们的思路是参与到古籍整理出版项目中。古籍的数字化被认为是解决藏与阅矛盾的有效方法,从2013年起数字化工作未有间断,已经完成50万拍左右,善本基本已经数字化。 不过从查阅者的反映看,年长的读者“阅屏”比较吃力,而且也不能像纸质书那样随意来回翻,更不能两页比对,所以认可度并不高,甚至引起过争议。如何提高古籍阅读的舒适感与效率,也是企业应该纳入考虑范围的。 为了让高冷的古籍接地气,我们向公众推出“让蕴藏在古籍里的技艺‘活’起来”系列体验活动,把与古籍生产与保护相关的技艺整合成一个项目。 2015年开始尝试举办,初期仅有雕版印刷、线装书制作两项,逐步增加石刻传拓、活字印刷、修复实践三项,2018年入选年度嘉兴市公共文化服务重点创新项目。 我们开展的活动之所以取得较好的效果,有以下几点做法: 第一,改进活动举办方式。活动的实施方式采取“走出去”与“引进来”两种。“走出去”即送活动到学校、到乡镇,与分馆联动,活动以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体验为主。“引进来”是以本馆为场地的阵地服务,通过文化有约、微信平台发布,活动形式主要是石刻传拓、线装书制作、活字印刷的拆装印全套、古籍修复培训。 第二,定位重点活动受众。在活动受众定位上,以面向乡镇、村和社区为主,兼顾城区。这样的定位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城市少儿可参与的类似活动多,参与热情反而低;乡村少儿数量多,类似的活动较少,好奇心强,参与热情更高。二是嘉兴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已经具有成熟的上下联动机制,借助于这一体系,送活动下乡比较顺利。 第三,有针对性地介绍相关小知识。我们的目的是以活动为媒介宣传古籍,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所以在活动前讲解上一段小知识,做成PPT,比如什么是古籍,古籍有哪些主要的装帧形式,今天体验的技艺有哪些特点,手工纸是怎么制造的,等等。对于来馆参观的低幼儿童,我们采用他们能理解的语言讲解,还给他们展示装具华丽的仿制品。 第四,融入地方文化元素。举办活动所用的雕版、石刻、活字板多取自南湖八景碑刻,而“南湖八景”不仅是古代嘉兴的胜迹,更是今日嘉兴的一张文化名片。例如,为配合王店镇举办的“朱彝尊文化艺术节”,我们从《鸳鸯湖棹歌》里选了两首诗,订制成活字版,在王店分馆开展活动,将当地名人、地方文化、传统技艺三者结合,受到百姓的欢迎及当地政府的重视。 第五,充分利用网络新平台。能够提供现场体验的名额毕竟有限,尤其是石刻传拓和古籍修复。而很多人对传统技艺满怀好奇,却囿于诸多条件不能到馆参加。为了扩大受众面,我们开了两场直播,展示雕版印刷和石刻传拓技艺。利用新平台做好宣传推广工作,提高活动影响力,吸引更多的人投入到传统技艺推广中去。 第六,培养活动推广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为嘉善图书馆、平湖图书馆及乡镇分馆的同仁们提供雕版印刷技艺培训,并配备雕版印刷工具,以便他们独立开展活动。这样既解决了人员不足的矛盾,又可在全市形成“遍地开花”的局面。 总之,古籍的活动有内涵、有趣味,让大家在动手中感受古书之美,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 作者:沈秋燕 嘉兴市图书馆地方文化和古籍保护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