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鹂:绘本阅读:滋养为主,功用为辅来源:图书馆报作者:叶梓
阅读是孩子一生受益的习惯,很多人的亲子共读从“胎教”就开始了,而亲子阅读推广人黄鹂就是这样一个母亲,她陪伴孩子共读九年多,对绘本阅读、亲子共读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独到的见解。因此,本报记者特别采访了《爱与成长:亲子共读绘本的九年》作者黄鹂,请她分享与孩子共读绘本的经验,以及她对绘本阅读的认识。 记者:阅读是让孩子受益一生的习惯,那么您是怎么培养孩子养成阅读习惯的? 黄鹂:童年是人生中最天真烂漫、最美好珍贵的时光。在这段一去不返的黄金岁月里,如果孩子能够与阅读握手相遇,结交一位青梅竹马的图书朋友,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那么他(她)会多拥有一个神奇绚丽的世界,童年生活也会更加充盈!更重要的是,良好的阅读习惯将会使孩子终身受益。 在女儿阅读习惯养成这件事上,我们并没有刻意去培养,但女儿却成了一个见书则喜的“小书虫”。回想起来,我做过的三件事对她爱上读书影响较大:一是不断提供适合她身心发展特点的有趣有益的图书;二是长期地陪伴阅读,且乐在其中;三是放手让她自己去选喜欢的书读。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阅读这件事上,我对那句“再好的教育也比不上孩子的内力觉醒”深有感触。只要孩子遇到自己喜欢的书,这些书就会成为他们爱上阅读的触发点,根本不用家长刻意去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也不用刻意坚持多少天,更无须去追求阅读量,因为这些都是自发阅读带来的副产品,而不是目的。再者,读自己喜欢的书本身就是一种美好的享受,就像呼吸新鲜空气那样自然和惬意,何用“坚持”? 记者:在您的《爱与成长:亲子共读绘本的九年》一书中记录了从选绘本、读绘本、玩转绘本到绘本剧编演、绘本创作的过程,能具体介绍一下么? 黄鹂:《爱与成长:亲子共读绘本的九年》是我和女儿共同写成的,主要记录了我们家九年多的亲子共读实践及经验分享。 我们从选绘本、读绘本、玩转绘本到绘本剧编演、绘本创作,是经历了一个渐进的过程的,这个过程也是我们对绘本的了解由浅入深的一个印记。 在选绘本方面,我的标准是“童趣爱,真善美”,即绘本的内容、语言、形式要贴近儿童的世界,内容要温馨有趣,画面要清新明快,想象力要丰富,能让读者感受到创作者懂孩子、爱孩子,是在带着“童心”和“爱心”为孩子呈现作品,并且,绘本的主题和境界要体现出“真善美”。 读绘本,和选绘本一样,是一件比较个性化的事情,没有统一的标准,只要父母和孩子都乐在其中,享受阅读带来的美好就可以。说到底,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我在读绘本时会根据所选绘本的特质和孩子的阅读节奏,“说学逗唱”等十八般武艺轮番上阵。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和女儿读过的绘本渐渐增多,我便开始把相同或类似主题的绘本书名“串烧”在一起,为爱好者提供参考,同时也开启了我们玩转绘本的生涯。 绘本剧编演也是玩转绘本的一个方式。绘本和戏剧表演是一对天生的好搭档。孩子会用语言、动作、表情、舞蹈等方式来表达他们对某个绘本故事的理解和感受,并在编演过程中不断地成长,而登台演出本身也会在孩子内心播下自信的种子。目前为止,我和女儿一起编演过《爱心树》《黑猫警长》《犟龟》《爱花的牛》《黑猩猩的面包店》《我的幸运一天》等十余部绘本剧。 至于绘本创作,则是在读了大量绘本之后的一种创作爆发。女儿在5—8岁之间陆续创作出8本家庭原创绘本,分别是《天使和她的姐姐》《最快乐的新年》《勇敢的蝴蝶》《父亲节吃鸡腿儿》《谁的主人最好》《敬格格养蚕日记》《儿童节礼物》《神奇碰碰国》。 记者:作为研究绘本阅读的学者,您认为绘本在孩子的成长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黄鹂:在多年的亲子绘本共读实践,以及对身边读着绘本长大的孩子的观察中,我发现,绘本阅读对孩子的成长具有神奇的力量。 首先,绘本有助于孩子自幼对阅读产生兴趣,进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绘本以图为主,不识字的幼童也可以阅读,因而它的出现让儿童的阅读年龄大大提前,也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将阅读视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绘本是家庭首选的儿童读物。在国际上,绘本也被公认为最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甚至有人说“绘本是人生第一本书”。 其次,绘本阅读促进孩子语言能力发展。婴幼儿期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绘本阅读的最大价值就是有助于促进儿童语言迅速发展。英国BookStart阅读研究中心于2005年发布的研究数据表明,1—3岁幼儿期的语言习得机会有近50%出现在绘本阅读中。在听家人读绘本时,幼儿用“耳朵”不断地积累和丰富语言,最终会出现“语言能力大爆发”。 再次,绘本阅读有助于孩子养成美好的品质。优秀的绘本作品不仅充满童趣,也是“真善美”的生动载体,它们以孩子可以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带给他们正确的认知和“三观”,给他们求“真”的启蒙、向“善”的润泽、审“美”的熏陶。近林知鸟音,临水知鱼性。好绘本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们会在孩子的心田里悄悄播下美好品质的种子,并随着孩子的长大而渐渐显露出来,说不定哪一天会给大家带来惊喜和感动。 此外,绘本阅读还可以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观察能力、认知能力、想象能力、理解能力、沟通能力,也可以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的创新力,提升他们的多元智能等。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所有能使孩子得到美的享受,美的快乐,美的满足的东西,都具有一种奇特的教育力量。”而绘本,正是这样一种东西。 记者:作为亲子阅读推广人,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在引导孩子阅读的过程中,您认为家长或者老师应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黄鹂:阅读在孩子的心智成长过程中,可以起到开阔视野、滋养心灵、熏陶情操、锻铸品格的作用。因此,引导孩子爱上阅读将会使他们受益匪浅。在此过程中,家长和老师的作用至关重要。具体来说,他们可以担负起如下角色: 营造者:为孩子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在家中或教室为孩子设立一个“读书角”,让孩子有书可读。 示范者:家长和老师自己也要热爱读书,不断地学习和成长。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孩子会不知不觉地模仿大人的行为,渐渐地爱上阅读。 陪伴者:阅读不仅仅是孩子的事情,大人要陪伴孩子一起阅读。亲子共读和师生共读将会使孩子对阅读的兴趣更浓,理解力更强,更善于沟通,也更容易养成阅读习惯。 分享者:把读过的好书或发现的优质阅读场所推荐给孩子。 鼓励者:倾听孩子讲述他们喜爱的图书并予以积极的回应,认可和鼓励他们的阅读行为。 引导者:要给孩子积极正向的引导,让他们选择内容健康向上的正版读物。 记者:您提出阅读中的“儿童本位”以及“滋养为主,功用为辅”,能具体解释一下么? 黄鹂:“儿童本位”,即以儿童为中心,尊重孩子的天性,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阅读中的“儿童本位”,就是在给孩子选书、读书时,不能以成人的想法和阅读喜好为主,而要以他们的心智发展水平、个性喜好等为主要参考依据。当孩子慢慢长大时,家长要逐渐放手让孩子自己去选择、阅读图书,并适时予以积极正向的引导。这样,孩子对阅读会更有兴趣,也能更充分地享受到阅读的乐趣。 以我家为例。在女儿3岁之前,基本上是我根据她的身心发展水平、兴趣喜好等给她选择童书,如纸板书、童谣书、动物主角的绘本、语言简洁内容有趣的童书等。女儿三四岁之后,我则直接把她带到绘本馆、图书馆,由她自己去选感兴趣的书。值得庆幸的是,在我放手让女儿去选书后,惊喜不断,她不但“文化反哺”般地分享给我许多好书,而且她自身的成长也令我刮目相看。在此过程中,她也不知不觉地爱上了读书。 总的来说,我的阅读观是“滋养为主,功用为辅”。因为,在亲子绘本阅读中,滋养才是王道,但完全不功用似乎也不太可能。不过,父母不要刻意追求功用,最好让功用来得顺其自然。 举个例子来说,女儿幼时接触的数学绘本,内容大多温馨有趣,如《首先有一个苹果》《汉娜的母鸡》《10只小猴加油》等,我读给她听时,纯粹是在感受阅读的乐趣,而非为了学习数学,虽然她潜移默化地学会了数字;在她幼小衔接时,我有意识地帮她选择一些以乐趣为主,顺带学点儿数学思维的绘本,如“数学绘本”系列(36册),在我的“无痕引导”下,不知不觉对数学产生了兴趣;她进入小学后,对“汉声数学图画书”产生了莫大的兴趣,自发阅读,不知不觉又积累了不少数学知识。随着女儿的逐渐长大,在选择数学绘本时,仅仅要求有趣是不够的,还要有知识性,有功用性,这不仅是我的想法,也是女儿自己的需求。 也就是说,在孩子低幼时,阅读应该是一件美好和快乐的事情,父母不要附加任何功用目的,这样孩子才能真正体验到阅读的乐趣,才能从内心爱上阅读。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有了对阅读功用的需求时,父母则要顺其自然,随机引导。 记者:请您为小读者推荐些优秀的绘本作品。 黄鹂:优秀的绘本作品对孩子的成长助益颇多,也被越来越多的父母所重视。我大致按照年龄段为小读者推荐一些口碑不错的经典绘本,以供参考: 3岁以下的孩子,可以读一些语言简单、节奏明快、画面温馨、互动性强的绘本,如《小宝宝》《抱抱》《换一换》《宝宝的妈妈在哪里?》《好饿的毛毛虫》《我的连衣裙》“小熊宝宝绘本”系列等。 3至6岁的孩子,可以读一些内容有趣、语言简洁、想象丰富、画面清新的绘本,如《动物绝对不应该穿衣服》《一园青菜成了精》《跑跑镇》《十兄弟》《会飞的抱抱》《过年啦!》《荷花镇的早市》《花婆婆》《先左脚,再右脚》《奶奶的丝线爷爷的船》《十二生肖的故事》等。 6岁以上的孩子,可以读一些内容温馨感人、情节夸张有趣、画风别具一格的绘本,以及一些具有科普和教育价值的绘本,如《凯琪的包裹》《阴天有时下肉丸》《妈妈的红沙发》《石头汤》《爱心树》《田鼠阿佛》《牙齿大街的新鲜事》《我们的身体》《獾的礼物》《城市老鼠和乡下老鼠》《两张老照片的故事》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