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晖:坚定文化自信,让世界看到杭图


微信图片_20200413160054.jpg


大家好,我是应晖,现任杭州图书馆馆长,曾主抓杭州市全民阅读活动,牵头组织杭州市多届西湖读书节,并成立了杭州民间阅读联盟。2017年底来到杭图后,我和杭图同事们围绕服务民生实事、提升市民文化阅读幸福感为中心工作,对内强化管理,对外积极探索服务新举措、加强对外交流合作等,发挥文化自信的引领作用,进一步提升杭图品牌形象。


开展主题图书馆集群化建设 成就杭城网红阅读地图


近日,杭州图书馆环保分馆喜获2020年国际图联“绿色图书馆”亚军,它是杭州图书馆的第九个主题分馆,也是杭图社会化办馆的又一次成功实践。当知道IFLA有“绿色图书馆”这个竞赛单元时,我们是很希望能去这个平台上向全球业界同仁们展示杭州主题图书馆的建设成果。


环保分馆是于2016年对外开放的,人们普遍给环保分馆贴的一个标签是一座“建在垃圾山上的图书馆”。这个标签背后是有很深刻的意义的。国内从2000年开始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十几年间各地政府采取过各种尝试。在垃圾分类这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在源头上对公众进行环保意识的培养教育,是最关键的,也是最难的。2000年杭州被国家建设部列为全国8个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之一,2015年又入选全国第一批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这个背景下在垃圾山上诞生的环保分馆,无疑要承担起特殊的使命和责任。回顾过去三四年来环保分馆的各种举措和服务,可以说环保分馆成功的完成了它的阶段性使命,尤其是在以全民参与的新模式来促进垃圾分类的实践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是我们在申报绿色图书馆时特别想分享的。当今世界大部分城市都面临着垃圾围城的困局,我希望这个案例能够提供一些价值。


另外,在面对环境问题时,杭州图书馆通过建立环保主题分馆,以更独特的定位、更有针对的服务内容、更专业的资源和更广泛的社会网络,以这样一种特殊的路径参与其中。这展现了当今公共图书馆的巨大潜力和无限可能——在这个变化的时代,公共图书馆可以拥抱不同的价值,承担越来越多元的社会责任,我觉得这可能是我们这个案例给业界传递的非常积极的信号。


今年的绿色图书馆奖项竞逐激烈,相较往年30多个申报图书馆,今年一共有50多个图书馆参与竞争。能够获奖是对我们以往努力的肯定,也是对我们今后工作的一种激励。同时,看到世界上这么多图书馆都在为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关心地球,关心人类,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与期待。


除了环保分馆外,截至2020年2月,杭州图书馆通过社会化合作和自建方式,不断探索建设,已建成了盲文分馆、音乐分馆、棋院分馆、佛学分馆、生活主题分馆、科技分馆、电影分馆、运动分馆、东洲国际港分馆、城市学分馆、江南健康主题分馆、自然分馆、南宋序集(艺术)分馆、宪法和法律分馆、诗歌空间分馆、茶文化主题分馆、李白诗词文化分馆、钢琴分馆、国际分馆、康养分馆、儿保分馆、华为全球培训中心分馆、4S店主题分馆、知识产权分馆、党建分馆等28家主题分馆。


这些主题分馆不仅是这座城市的美丽风景线,也成为杭州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有益补充,与总分馆制一起在区域内形成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双驾马车”。在这里我分享几点建设经验:


1、开展集群化、体系化建设,在全市打造专业类主题图书馆


杭州图书馆已经建成的28家主题分馆,服务范围覆盖杭州10个区、县(包括9个主城区及桐庐县),馆舍面积2万余平方,馆藏总量110万余册,每个主题分馆的特色主题资源服务区域做到覆盖全杭州,服务人群面向全杭州范围内所有市民,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体系,呈现了良好的服务效益,优化了资源的配置,增强了馆藏合力,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区域公共文化服务和社会文化的发展,满足了更大限度、不同层次、不同地域读者专而精的阅读需求。


2、细分用户群体,提供主题鲜明的专业服务


杭州图书馆在建设主题分馆的时候,综合考虑了地方文化特色、区域特色、环境风貌等,对主题进行细分,突出主题特色。如杭州图书馆的佛学分馆是公共图书馆中第一个佛学专题图书馆;音乐分馆是全国首家音乐专题图书馆,用世界顶级音响设备来做音乐普及,用音乐打开“悦”之门等。


3、精选馆址,积极覆盖市民15分钟文化圈,达到文旅体验高度融合


杭州在各个主题图书馆的选址中,设置在与其主题最契合的环境氛围中,给读者一种文化与环境合为一体的感受。佛学分馆在毗邻三天竺、灵隐寺的佛教圣地,被读者称为“最美读书地”;自然分馆开设地点位于杭州植物园内,充分利用植物园优美的环境;健康分馆设在桐庐江南养生文化村,毗邻大奇山森林公园;钢琴分馆位于杭州运河景区,小桥流水,绿茵饶河,游人众多。这些主题分馆本身就在景点,或者环境优美,值得前往。


4、强化专业背景和知识服务,突出馆藏文献的主题特色


特色馆藏是主题图书馆的基础,杭州图书馆在主题图书馆建设中,一直将构建独一无二的馆藏体系作为工作中心之一。音乐分馆引进原版蓝光光碟,棋院分馆直接从日本、韩国等国家采购原版图书,生活主题分馆以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重新建立馆藏体系,科技分馆侧重科技类图书馆藏建设,运动分馆突出各类运动类书籍,钢琴分馆拥有大量珍贵的钢琴曲谱。这些对于追逐文化的游客来说,自有一番独特魅力,势必会成为新的网红打卡地。


5、充分调动市民互动体验的品质生活,助推全市阅读推广的新浪潮


杭州图书馆在主题分馆的建设中,力主设计更具体验性的多种形式文化活动,带动更多读者参与。生活主题分馆的“生活的艺术,艺术的生活”系列手工、摄影、美食等体验活动,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佛学分馆开设书画沙龙、禅茶讲座,情景交融,平心静气;科技分馆开设的科技体验活动,3D 打印、机器人演示等让高端科技走入寻常百姓家;茶文化分馆的茶艺体验,陶冶身心,使人能感受杭州茶文化魅力;运动分馆的射箭、高尔夫体验活动,让读者在运动中爱上阅读。这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充满交流和互动的主题活动体验,是最体现主题图书馆特色和最吸引读者的部分。当然,其轻松有趣的、参与度极高的文化活动也会成为吸引游客的一个重要原因。


6、打造特色化、个性化阅读推广形式,走出个性化发展道路


李白诗词文化分馆:图书馆+酒店的结合

2019年3月8日,杭州图书馆与浙江书苑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旗下李白餐厅合作建设的李白诗词文化分馆开馆,这是杭州图书馆的第一家以文旅融合为思路创办的主题分馆,是图书馆+酒店的跨界合作,打造一个阅读休闲空间。


钢琴分馆:名城、名河、名人结合的文旅体验的成功案例

钢琴分馆是由杭州图书馆与郎朗杭州艺术世界共同合作建立,钢琴分馆除了提供以图书馆藏书为主体的“静态”阅读基础服务,更注重创新发展以听音乐、看视频等形式的“活态”阅读项目。同时,钢琴分馆利用名人工作室的资源优势,邀请国内外音乐界的名人开展不同主题的音乐分享会、大师公开课等活动,2019年举办的有郎朗钢琴大师课、环球钢琴艺术家尤森兄弟音乐分享会等。


茶文化主题分馆:体现了湖山望境,茶山里的图书馆

杭州图书馆茶文化分馆是杭州图书馆和杭州梅龙茶文化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的,馆舍坐落在有着深厚人文历史文化底蕴的龙坞茶镇,茶山环绕,营造出一流的山景风光和人文气息的茶文化分馆阅读新风尚,带动了周边的教育和经济。茶文化分馆紧紧围绕“茶”开展文化活动,打造品牌精品活动。开展的“梅龙茶文化工坊系列”活动,下设“茶食工坊”、“茶染工坊”、“茶皂工坊”和“国学讲堂”,将“茶”文化主题做深做透。书香和茶香,文化和旅游,融为一体。


经过多年的深耕,杭州图书馆主题图书馆模式主要有“四化”建设,分别是:“社会化”的建设模式,“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品质化”的服务模式,“融合化”的发展模式。


“社会化”的建设模式:发挥自身专业、资源、平台与人才优势,从专业的角度构建了保障体系,实现了优势互补;完善了协作方式,形成了共建共享;体现了强大的社会化合作潜力和空间。场地、装修、人员、设备基本由对方提供,比较彻底的社会化合作模式。


“标准化”的管理模式:通过建立保障机制、遵循规范机制、制定动力机制来实现管理体系建设和促进统一管理,制定了《杭州图书馆主题分馆建设与管理规范》,以标准化和制度化建设推动主题图书馆的发展。通过统一化管理、标准化采购和互通化共享来促进机制运行和提升管理效率;体现了杭州图书馆主题图书馆管理模式标准化、规范化。


“品质化”的服务模式:以专业化的服务资源为基础,辅以多样化的服务内容,结合杭州本土文化特色,提供品质化的常规服务和特色服务,从而拓展了服务资源,满足了品质化需求;创新了服务方式,打造了品质化活动,体现品质化。在共性的基础上,体现个性化发展、空间设计、主题阅读体验等。


“融合化”的发展模式:图书馆+多业态融合。运用“图书馆+”战略,主动走出去、积极引进来,与民宿、酒店、餐厅、景区、机场、地铁、码头合作,既扩大服务覆盖面,又实现了全天候的市民阅读服务的新风尚。通过发展合作模式、整合馆藏资源来实现促进社会合作和资源融合的目的;通过空间理念融合和服务跨界融合来实现将“理念”嵌入“空间”的服务跨界融合。


2019年12月,由杭图编撰、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主题图书馆的杭州模式》正式出版。12月13日,《主题图书馆的杭州模式》新书发布会暨学术研讨会在杭图召开,与会专家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可持续性发展、文旅融合、图书出版、公平服务等多角度对主题图书馆的杭州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和中肯建议,为主题图书馆在杭州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 让世界知晓杭州图书馆


杭州图书馆始终致力于拓展国际影响力,除了本次获奖之外,其它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事件还包括:


杭州图书馆与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杭州姐妹城市协会共同主办的“2013印第安纳波利斯印象展”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的“2014年中美友好城市大会”上获最佳创新奖。


“发现身边的图书馆”项目入选2014年国际图联(IFLA)市场营销奖TOP10,该项目旨在通过互联网积极营销杭州地区公共图书馆的服务理念、活动、电子资源与服务以及312个服务点的地图分布,让用户通过电子地图更容易、更快捷地发现身边的图书馆和服务点。


2017年3月,杭图受邀参加意大利米兰“今日图书馆”国际会议并做主旨演讲,欧洲3000多名图书馆界同行聆听了专题文献中心吴一舟主任做的“杭州图书馆:满足并引领多元化的用户教育”全英文演讲,分享杭州经验。


2017年第83届IFLA年会在波兰召开,在图书馆如何为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作贡献的案例分享会上,杭州图书馆的两个案例《绽放自己的美丽——让每个女性发现自己的创造力》和《青少年资源进中小学校》被国际图联下任主席克里斯汀·麦肯齐女士作为亚太地区最佳案例在大会上分享,展现了杭图“平等、免费、无障碍”的服务理念和创新服务方式。


2018年10月,首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图书馆联盟馆长论坛在杭州图书馆成功举行。中国—中东欧国家图书馆联盟成立,通过了《中国—中东欧国家图书馆联盟成立宣言》和《中国—中东欧国家图书馆联盟2019-2020年行动计划》,联盟秘书处落户杭州图书馆,通过文献资源共享、馆员集中培训、信息化技术合作、共同举办多元文化活动等形式,促进了中国与中东欧各国间、各城市间的人文交流,助力“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建设。


杭州图书馆作为走在城市文化前沿战线的图书馆,未来有责任在文化与信息的跨国共享、世界范围内的多元文化服务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推动中华文明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主要举措有:基于已建立的中国-中东欧国家图书馆联盟和友好图书馆,继续深化合作。在促进电子资源共享、实体文献交流互换,推动人员交流与培训,推进多元文化活动方面继续做实做深;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专业学术交流,向国外同行介绍我馆的发展经验,展示中国图书馆界的发展成就;依托杭州市外办,加大与各国政府部门、文化机构、外事机构的沟通,继续在举办多元文化展览、讲座、阅读推广活动等方面展开合作;结合杭州市政府对外文化战略,积极参与市政府外事项目,在推动杭州城市国际化发展的过程中,实现图书馆自身的国际化发展目标。


创建“YUE杭图”品牌 打造活力自信“杭州图书馆+”


在我来到杭图后,发现杭州图书馆虽然品牌多但缺少整体设计,于是,我们通过挖掘文化内涵,精心打造了“YUE杭图”品牌,达到提高我馆品牌的识别度和公众凝聚力,扩大品牌文化价值内涵的效果。2018年5月,在杭州图书馆大厅正式召开新闻发布会,向杭州市民公布这一品牌。杭图的品牌宣传主张是“YUE”, “YUE杭图”下设多个为公众服务的子品牌及内部支持保障体系的子品牌,例如:


YUE杭图·阅——阅览世界,阅读之“阅”,以图书推荐、文献出版、文化展览、教育培训等服务形式,传承人类文明,挖掘、开发、宣传地方文化,打造面向所有人群的平等、免费的终身教育平台。


YUE杭图·约——名家有约,邀约之“约”,品名家之韵味,集大家之精华。通过讲座、沙龙、报告会、书评会、分享会、国际交流等活动,邀名家、品经典、看世界,弘扬优秀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做文化传播的燃灯者、文化平台的提供者、文化消费的服务者,打造城市的文化客厅和市民的书香家园。


YUE杭图·乐——心随乐动,音乐之“乐”,通过影视欣赏、音乐鉴赏、音乐知识学习、音乐创作、音乐影视类社团等活动,多角度多层次展现影音的独特艺术魅力,带给人们美的感受、美的熏染,触发人们内心积极情感,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增加生活情趣。


YUE杭图·悦——悦享生活,喜悦之“悦”,通过编织、烹饪、插花、茶艺、书法、品酒、摄影、运动等体验式活动,把生活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和艺术的“琴棋书画诗酒花”融入到阅读和文化服务中,展现生活的绚丽多彩,分享生活的经验和技能,让人们在亲身体验中,悦享品质生活。


YUE杭图·跃——跃见未来,跳跃之“跃”,以活泼、多彩的活动化的阅读服务,为少年儿童打开一扇获取知识、感知世界的跃动之门,提供体验阅读的乐趣、探索知识的激情和丰富他们想象力的机会,促进其全面发展。


2019年9月19日-23日,我馆更是将“YUE杭图”品牌以“书香味+科技感”的形式精彩亮相第十三届杭州文博会。现场为市民提供图书借阅,开展3D打印、乐高编程、光影阅读、书画艺术、古筝茶道、汉服朗诵、快闪图书馆等现代图书馆先进设备和多元文化服务的体验,全面展现“YUE杭图”品牌形象和丰富内涵,吸引大量市民互动体验。


今明两年是杭州图书馆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和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一收一发,事关杭图发展大局。推进智慧图书馆建设、深化社会化合作、加强对外交流等将始终是我馆重点工作。我馆将在全球化视野和文旅融合背景下,进一步提升理念、技术、服务、管理,建设智慧、合作、融通的现代化大都市公共图书馆。虽然杭州图书馆近期受到疫情影响,但是我们是闭馆不停工,针对读者意见比较集中的“找书难”问题,全馆中层以上干部和在职党员对中心馆的图书进行重新整理、排架,并严格做好图书、场所消毒等工作。我们也将进一步推进杭州书房、杭州都市圈城市图书馆联盟、项目化管理等方面的实践探索,树立文化自信,通过我们的服务举措让杭州市民具有满满的幸福感,更能让世界看到我们中国图书馆人在文化传播上的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