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比亚大学珍本与手稿图书馆见闻记

作者:谢欢(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图书档案系副教授)

2018年11月26日至28日,我因查阅李小缘先生及纽约州立图书馆学校档案造访了哥伦比亚大学珍本与手稿图书馆(Rare Book & Manuscript Library in Columbia University,以下简称“珍本馆”)。


珍本馆位于哥大总图书馆——Butler图书馆的6楼,通常情况下珍本馆一周开放五天,周一开放时间为9: 00-17: 30,周二到周四的开放时间为9: 00-16:30。珍本馆对所有人开放,但最好提前在网上与该馆联系,用户可登录https://aeon.cul.columbia.edu网站注册账户,然后在该账户中根据珍本馆馆藏目录向珍本馆提出阅览申请。


很多读者不知道这一情况,都是到馆后再注册账户,查阅目录,提交申请,这一系列流程下来,往往耗费数小时,而有时候所要查阅的文献不在馆内(被他馆读者借走等),还会扑个空,如果提前在网上沟通好,便可避免这些问题。我得益于在哥大东亚图书馆工作的王成志先生提醒,在去纽约之前便已注册好账户,并且提交了申请。在提交申请过程中,也与哥大珍本馆工作人员通过邮件沟通。珍本馆的工作人员回复邮件速度很快,还不厌其烦地回答了我的诸多问题。


11月26日上午,我来到哥大Butler图书馆,在进馆处用护照办理好进馆手续,大约2分钟便取得了进馆通行证,该证有效期为一天。如果第二天还去,则需要重新办理,但手续非常方便。到达六楼珍本馆之后,由于我是第一次到访,所以还需要登记、拍照。管理也比较严格,读者的厚外套、笔袋、食物、水等都不允许带入,笔的话只允许使用铅笔(该馆有提供铅笔),钢笔、签字笔等也不允许带入,不过好在允许带相机、电脑、纸,特别是允许拍照这一点,这是与国内档案馆最大的差异。我在国内也去过不少珍本图书馆或档案馆,基本都不允许拍照,只能手抄,而这大大地耗费了读者的时间,降低了效率。


哥伦比亚大学巴特勒图书馆内景1.jpg

哥大Butler图书馆内景


哥大珍本馆从名字上看,容易让人误以为是只收藏印刷文献的图书馆,实则不然,该馆融合了图书馆、档案馆及博物馆等多种功能于一体。除印刷文献外,还收藏了很多实物档案,如一进珍本馆的大门就会看到玻璃橱窗内19世纪手动印刷机、名人座椅等实物,除此之外,珍本馆还收藏了大量的口述档案,如著名的胡适口述音频便收藏于该馆。珍本馆收藏的中国有关的档案数量非常多,每年都吸引很多做中国研究的学者前来查阅,我在珍本馆碰巧遇到了南京大学历史系陈谦平教授、复旦大学历史系吴景平教授前来查阅熊式辉、李宗仁、顾维钧有关档案。珍本馆除了收藏与提供服务外,还会定期举行一些展览及讲座,我去的几天适逢有一个以“ 花”为书籍装帧主题的珍本书籍展,所展图书的封面为各类鲜花图案,非常精美。这些书籍有来自欧洲的,也有来自阿拉伯地区的,书籍的年代主要集中在18、19世纪。


哥大珍本图书馆内景1(照片中为北美早期印刷机).jpg

哥大珍本图书馆内的北美早期印刷机


在入口处办理好手续,并将有关物品寄存于门口的储物柜之后,我在工作人员的导引下进入阅览室。阅览室空间不大,一人一桌,最多好像只能容纳12名读者同时阅览。除读者阅览桌外,阅览室内还有一位专门的工作人员,主要负责为读者调阅文献,同时也负责监督使用者行为。比如我在拍摄某份刊物中的一页内容时,不自觉地压了一下书页,工作人员看到了立刻过来劝阻,让我不要压书页,同时也给我提供了一个模具及沙袋,便于拍照,服务颇为人性化。当他们看到我调阅的档案是照片档案时,会立即给我提供一副手套,供我使用。就我在珍本馆的查阅经历来看,我发现该馆管理也很人性化。因为阅览室工作比较枯燥,且工作比较琐碎,他们每隔一段时间(平均一到两个小时)就会换一位工作人员,平均每天有七八位馆员会到阅览室,而换岗交接也非常流畅,丝毫不影响读者查阅资料。


我这次主要查阅的是纽约州立图书馆学校的档案,很多关于19世纪的档案已经破碎,但是珍本馆还是拿出让读者使用,一定程度上我很钦佩这种开放意识,能让读者真实地感受到原物。不过,对于哥大这种大胆的开放,我隐约也有些担心,因为有些档案纸张已经非常脆弱,稍一碰就会掉落,以致不少档案我都不敢翻阅,因为着实怕“毁在我手里”。


通过这几天查阅纽约州立图书馆学校的档案,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美国的档案意识。我主要查阅的是纽约州立图书馆学校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20年代这一段时间的档案。除了日常的学校行政档案外,还看到了非常完整的教学档案,具体包括教案、考试试卷、学生成绩、学生听课笔记、教师上课使用的实务教具等等,除了文字档案外,还有非常多的照片档案。此外,也再一次感受到美国学校对于校友的重视,在我看到的档案中,有很多校友来信、校友情况介绍等。一个学校能够有如此完整的档案被保存下来,着实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