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图书馆于困境之下迎难而上持续开展文化服务作者:才佳玉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全国各地图书馆纷纷采取了闭馆的举措,并为读者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线上文化活动。随着疫情的不断好转及复产复工的积极推进,部分图书馆也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恢复开馆或部分开馆。为了保障读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图书馆纷纷采取要求读者佩戴口罩、场馆消毒、入馆人员体温监测、图书设备消杀和设置安全距离等举措,并为读者提供服务咨询、书刊借还、读者办证、书刊阅读、视听服务和快递邮寄等服务。当前,图书馆运营虽存在线下活动延期或取消、线上数字资源不足、网络宽带等支持不足及运营成本高、压力大等困难,但将通过举办线上活动、采购布置消杀及测温设备、补充在线资源等方式不断满足读者的需求。 做好馆内防控 保障读者安全 有序推进开馆或部分开馆。进入3月份以来,随着国内疫情趋势的不断好转及复产复工的积极推进,全国各地图书馆都在有序推进开馆工作。在闭馆60天左右之后,部分图书馆根据相关部门的要求及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了开馆或部分开馆的举措,但各图书馆开馆时间有所不同,读者接待量也有所差异。开馆期间,读者需要通过图书馆网站、官方微信、电话、邮件进行预约,或通过现场预约登记、排号等方式预约,才能顺利进入图书馆。如青海省图书馆根据相关部门要求并结合馆内实际,在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前提下,于2月29日10时起除少儿馆延期开放外,其他区域恢复开放,开馆时间为每日10时至16时,每日接待读者数量限制在180人以内,对来馆读者统一发号,凭号入内。 购置防疫物资加强安全保障。为切实保障读者的入馆安全,图书馆结合自身实际购置了相应的防护物资,如口罩、一次性手套、防护服等防护用品,以保障闭馆期间工作人员(包含下沉社区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此外,为做好开馆之前的准备工作,各图书馆在充分考虑商家信誉,设备质量、价格及体量,售后服务等因素的基础上,购置了测温设备、图书除菌类设备、空气消毒机等。《图书馆报》近期为助力各地图书馆开馆,精选了多种防疫产品,如图书杀菌机、人脸识别测温仪、红外测温门等,部分图书馆在咨询的过程中也都将上述因素作为考虑的重点。 采取有效防护确保读者安全。正式开馆之后,各图书馆消毒的场所面积和频次只增不减。除了进一步保障场馆的安全之外,各图书馆也相应的设置了入馆条件,如要求佩戴口罩、入馆人员体温监测、图书设备消杀、设置安全距离等。如山东省图书馆通过设置安全距离让读者排队入馆;金陵图书馆让读者一人一桌进行自修;台州市图书馆为图书自助消杀购置紫外线杀菌机。目前,部分图书馆可提供的服务比较有限,包含服务咨询、书刊借阅、读者办证、视听服务和快递邮寄等,但依然挡不住读者入馆的热情,呈现出读者踊跃的场景。 当前困难重重 运营难度加大 尽管部分图书馆已采取了开馆或部分开馆的举措,但由于服务读者内容、数量及时间等的限制,图书馆的正常运营还是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一是文献采选工作无法正常推进。受疫情影响,全国各地原定于3、4月份举办的线下馆配会大幅度取消,为了保障开馆之后的正常文献供给,图书馆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文献补充,如通过线上馆配会或联合网上销售平台等第三方平台推进馆配采购、待疫情过后参与线下馆配会、主动向馆配供应商发送订单等,而前者成为各图书馆的首选。 网上馆配会旨在常态化地为图书馆客户和出版社免费提供互动服务,着力打造科学化、现代化的图书采选新模式,在业内开创了馆配网络服务化的先河。当前,广东新华线上馆配会、山东中教与百万庄线上馆配会、北京人天线上馆配会、湖北三新线上馆配会和江苏凤凰线上馆配会等都已开始为各图书馆提供图书采选服务。据悉,湖北三新线上馆配会共有476家出版单位报名参展,注册参会的图书馆用户2651家,参会总人次超过22万,直播现场最高峰逾5万人。 二是读者需求满足与防疫安全保障存在冲突。随着疫情的逐步好转,读者渴望进入图书馆参与各类文化活动,但读者人数的限定势必导致部分读者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现有人数也会对图书馆的防疫造成一定的压力。除要尽快购置消杀及测温设备之外,图书馆还需要加强与读者的沟通,进一步赢得他们的谅解。 三是线下活动延期或取消。为有效避免新冠肺炎的聚集性感染,图书馆在短时期内无法举办读书会、讲座、培训等活动,这就要求图书馆创新思维,加强线上活动举办力度,不断满足读者对文化活动的需求。 四是线上数字资源不足。无论是商购、自建数据库,还是共享数据库,数据库资源已成为图书馆在疫情期间满足读者信息需求的首选方式,但部分图书馆仍存在线上资源不足的情况,这与读者个性化的阅读需求不无关系。 五是网络宽带等支持不足。读者线上访问量的增加势必会造成网站及小程序的压力,需要图书馆技术部门加强前期考量与后期维护,确保提升读者的体验度。 六是运营成本高、压力大。疫情导致图书馆需加大防疫产品的资金投入,在图书馆各项经费日益缩减的当下,无疑会成为图书馆的重大负担,势必会加大运营压力。 疫情对各行各业均造成了冲击,图书馆也不能幸免。特殊时期,图书馆需转变思维,从危急中寻找求生之道,以期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近期较频繁地出现无症状感染者案例,他们的主要特征是已携带病毒但没有出现发热症状,因而图书馆需要给予重视,抗“疫”斗争仍在继续。 开展线上活动 文化助力抗“疫” 各图书馆在闭馆之前早已策划了丰富多彩的新春文化活动,如国家图书馆原计划将延续大年初一馆长拜年的传统,并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办新春年俗展、迎春音乐会,开展猜灯谜、写春联等年俗活动,同时联合地方图书馆,邀请读者走进图书馆。闭馆导致这些活动不得不取消,图书馆界纷纷扛起“闭馆不打烊”的大旗,为读者提供线上资源服务。 防疫内容成为推送重点。疫情期间,各图书馆通过微信等渠道,持续为读者推送防疫内容,部分图书馆甚至在其官方网站专门开辟防疫专栏,如南京图书馆在其官网重点开辟了万方医学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题栏目,为预防“新冠”的权威资讯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宣传渠道。此外,为了检验读者的防疫知识储备,各图书馆通过多种形式强化读者的记忆。如内蒙古图书馆举办的“猜灯谜”有奖竞答活动,即是以新型冠状病毒预防知识为主要内容。 地方文化凸显区域特色。图书馆自建数据库,成为疫情期间展示地域文化的重要资源。如山西省图书馆自建的视频资源,包含山西历史名人、山西古戏台、山西村落、山西古建筑、山西民俗曲艺篇和山西春节年食篇等。此外,上海图书馆联手湖北省图书馆向武汉方舱医院的患者和医护人员开通“上图方舱数字图书馆”,通过湖北省图书馆方舱数字文化之窗的“浦江伴读”频道,把“上海书展·阅读的力量”2020特别网聚活动和上图优质资源送进武汉方舱。 专题培训惠及全体图书馆员。馆员除居家办公之外,还要实现自我提升,为此部分图书馆纷纷制定了符合自身实际的培训形式及内容。其中由中国图书馆学会精选2016~2019年专题培训中由知名专家授课且深受学员欢迎的百余门专业课程,涵盖“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图书馆与现代技术”“图书馆与行业政策”“图书馆与社会力量”等11大类,在疫情期间免费向图书馆员开放共享,为馆员自我提升提供助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