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国家图书馆来源:图书馆报
新加坡共和国(Singapore)位于马来半岛南端、马六甲海峡出入口,是世界闻名的“花园城市”。总人口553.5万(2015年),公民和永久居民390.2万。华人占75%左右,其余为马来人、印度人和其他种族。马来语为国语,英语、华语、马来语、泰米尔语为官方语言,英语为行政用语。主要宗教为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印度教。中新两国于1990年10月3日建立外交关系。 新加坡最早的图书馆由新加坡奠基者莱佛士·斯坦福创建于1823年,公众可以从该图书馆借书,但要付出少量费用。1957年颁布了《莱佛士国家图书馆法令》,于是这所收费图书馆正式成为免费的国家图书馆兼公共图书馆。1960年11月12日,莱佛士图书馆新馆落成,正式更名为国家图书馆。1995年,新加坡通过《国家图书馆管理局法》,成立了国家图书馆管理局,规定其作为国家图书馆,行使国家馆的一切相关职能。 位于史丹福路的国家图书馆馆舍一直使用了50余年,2003年,李光前先生的儿子李成义博士代表李氏基金会为国家图书馆捐款6000万新元,用来建设新馆。位于史丹福路的国家图书馆馆舍于2004年3月31日关闭,新馆舍于2005年启用,位于维多利亚大街,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是目前东南亚在建筑规模和内部设施等方面都首屈一指的图书馆。图书馆主体大楼高16层。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既是国家馆也是公共馆,作为国家图书馆,其职能主要由1957年的《莱佛士国家图书馆法令》确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接受国内出版物的缴送;第二,全国书目中心;第三,全国联合编目中心。作为全国的总书库,其收藏了新加坡国内的出版物和世界各国在新加坡问题研究领域(如新加坡的生活、文化、历史、教育、科研及其他方面)的出版物。截至2015年底,新加坡国家图书馆馆藏文献共超过1200万册(件),其中实体馆藏为790万册(件),电子图书414万册(件)。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主馆分为:国家参考图书馆和中央社区图书馆两大部分。“服务处处,资讯处处”是国家图书馆的服务宗旨,其已经逐步从传统印刷媒体的图书馆转变为兼及网络、激光影碟、录像带等多媒体服务的现代化图书馆。2015年,新加坡国家图书馆总计有持证读者230万人,各公共图书馆和国家图书馆同期共接待了2600万人次的到馆读者,年借阅总量为3250万册图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