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国家图书馆

来源:图书馆报


  马来西亚(Malaysia)位于东南亚,国土被南中国海分隔成东、西两部分,总面积约33万平方公里。人口3000万,其中马来人68.1%,华人23.8%,印度人7.1%,其他种族1.0%。马来语为国语,通用英语,华语使用较广泛。伊斯兰教为国教,其他宗教有佛教、印度教和基督教等。首都为吉隆坡。1974年5月31日,马来西亚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2013年,两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1959年,马来西亚首相作出指示:应建立一所国家图书馆,这是第一次来自官方的建立国家图书馆的提议。1966年,马来西亚国家图书馆(National Library of Malaysia)作为马来西亚国家档案局的一个单位成立。1972年马来西亚国会通过《国家图书馆法》(80法案),马来西亚国家图书馆正式成立。现在其隶属于旅游文化部。马来西亚国家图书馆位于吉隆坡市中心,占地面积为22073平方米,可容纳1000位读者、400名馆员及100万册的藏书。其造型似三顶贴近摆放的“tengkolok”帽子,象征马来西亚文化传统,代表社会的团结和稳定,也体现出图书馆保存文化、传播知识、教育公众的3项基本宗旨。

  根据1972年马来西亚国会通过的《国家图书馆法》,马来西亚国家图书馆的主要职能包括:为世代马来西亚人民提供国家文献资料的利用;促进国内外图书馆资料在全国范围内的获取;在图书馆领域相关问题上发挥领导作用。作为国家总书库,马来西亚国家图书馆还承担保存和利用马来西亚出版物、建立马来西亚图书馆出版物标准书目记录、保存马来西亚出版物数据等职能。

  马来西亚国家图书馆的总馆藏量超过478万册,其中印刷文献452万册,非印刷文献98406件,马来西亚手稿4774件,数字资源158316件。马来西亚图书是马来西亚国家图书馆最具特色的馆藏。另外,国家图书馆是马来西亚政府指定的马来西亚手稿典藏中心,它是全世界最大的典藏马来西亚手稿的地方,拥有世界上最多的马来语手稿馆藏数量,共4388份复本。“Hikayat Hang Tuah”是马来西亚国家图书馆馆藏中最古老的手稿之一,被列入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登记薄。

  截止到2015年12月,马来西亚国家图书馆累计会员总数量为1258366名。国家图书馆可为读者提供借阅服务、参考服务、多媒体服务等。马来西亚国家图书馆整个馆区提供免费无线网络,读者可以在网络空间上网和访问数字资源、在线数据库。国家图书馆还设立了一个讨论区域,供读者在馆内讨论和完成自己的工作。此外图书馆有专门的少儿多媒体中心,位于马来西亚国家图书馆少儿馆内,为4~12岁的儿童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