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焕龙:我看“秦巴明珠”,当为书香之城

来源:图书馆报

  “当李克强总理以昼夜观察和深情祝福,命名安康为‘秦巴明珠’时,我们群情振奋:宝宝成了宝贝!时隔三个年头,当我们认真回顾与展望一番,则发现:‘秦巴’确乎地处秦巴,但‘明珠’却不知如何明?是何珠?自己身处此山中,当然有话可说。话头只有一句:我看‘秦巴明珠’,当为书香之城!”李焕龙简单几语道出战略构想。

  李焕龙的构想,其实不无其他城市发展过程的启发,特别是温州和西安。具体的“三个2”工程战略规划,则似乎让人看到不久的将来“书香之城”安康的明珠风采。


  两大城市的实践启示了安康

  李焕龙认为,打造“书香之城”,并非他因任职图书馆馆长而发出的“自说自话”,而是全球发达城市由物质文明进入精神文明的必要路径。“且不说美国的图书馆如何把分馆延伸到街区、社区,欧洲的图书馆怎样形成一公里阅读圈,也不表我国改革开放的‘样板之城’深圳为何要建‘图书馆之城’,单是温州、西安两座城市的实践,就足以证明城市的品质与书香有关。”李焕龙说。

  李焕龙以温州举例:世人都称温州为小商品之都、小老板之都,不错,中国每个县级以上城市不可能没有温洲的商人、商品与商会。“然而,如此的经济都市,在它富裕之后却被人发现‘温州人穷得只剩下钱了’!”李焕龙引用了几个数字:温州每4人中就有一个身家百万以上的老板,而大小老板的平均文化却只有小学程度。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温州大抓“智慧城市”建设,公共文化的设施投入与效能发挥空前增长。李焕龙最称道的是温州的“城市书房”建设,并曾亲自去考察,熟悉得如数家珍:“温州‘城市书房’最令国人惊叹。他们采用政府主导、社会合作等方式,在开放公共图书馆、学校图书馆及各类阅读资源的基础上,致力建设24小时不打烊的智能化、自助式‘城市书房’。3年建成27座,其效果令传统型图书馆人吃惊:共接待读者197万人次,外借图书103.8万册,办理借书证4.1万张。”

  李焕龙去温州考察时,温州市图书馆领导对他这样介绍:不是市民不读书,而是过去阅读条件差,满足不了人民大众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现在,条件一改善,读者增长数十倍,城市文明大提升。“正因为如此,‘城市书房’才成为浙江省的十大创新工程之一,成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样板工程,成为该市提升影响力与美誉度的‘市长工程’。”李焕龙感慨道。

  除了温州的例子,李焕龙还研究过西安。“与咱为邻的西安,是十三朝古都,享誉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城,但如今却成为被外人讽为‘文化在地下,文明在书中’的落后都市。同时,因为中心城区的三个区没有公共图书馆,被文化界称为‘文明古都的非文化现象’。”李焕龙了解到,为了改变这一窘态,今年西安市大力实施“书香之城”战略。西安的目标是:到2020年,打造10个全民阅读品牌,建设100个书香社区、100个书香村镇、100个数字农家书屋,建成100个智慧图书馆、100个电子阅览屏,推荐1000个书香之家,建设1000个社区书屋。“西安市图书馆负责人十分自信地告诉我说:用‘书香之城’引领城市文明,必将让‘文明古都’成为中国新时代的文明之城!”李焕龙说这话的时候,似乎也看到了安康市的未来。


  安康的“三个2”工程战略规划

  李焕龙认为,要建设“书香之城”,重在建好基础设施、阅读团队和服务网络。为此,安康市图书馆在广泛调查、认真研判的基础上,依据安康市的实际,提出了实施“三个2”工程的战略规划。

  第一个“2”,是建设20个自助书房。

  “今年5月,我们投资近百万元,在兴安西路建成陕西全省首家地市级24小时自助图书馆——安康阅读吧。通过办证、门禁、借还三组智能化设备,实现了全天候无人值守的自助化服务。两个月的办证数、到馆数、借还量,相当于老馆全年的十分之四。”对此惊人数据,安康市图书馆分析后认为:在建设新馆、提升老馆的基础上,采用政府主导(规划与管理)、社会合作(馆舍与人力)、行业统筹(图书馆统管书源与运行)的方式建设小型自助图书馆,缩小服务半径、提升服务水平,“是我们这类贫困地区的智慧选择。”李焕龙说,如果能于“十三五”期间,在中心城区、高新区、恒口示范区和9个县城建成20个自助书房,则可使持证读者数、进馆人数、借阅册次等关键性指标与“十二五”相比翻两番。

  第二个“2”,是建成200个阅读团队。

  安康市图书馆从2015年10月开始,采用“抓小众,带大众”的方式推动全民阅读,率先建起“安康人周末读书会”,以此来促进全市业余阅读团队的建设。“到今年元月,我们在总结评比2016年度阅读团队建设工作时,按照有固定场地、时间、书源等‘八个有’的标准严格考核,一次性命名了29个优秀阅读团队。目前,全市较为活跃的阅读团队达50多个,人数最多的樊登读书会达5000多人。”李焕龙说。这些读书会的会员,不仅成为忠实的阅读者,而且是忠诚的阅读推广人,为推动安康市全民阅读发挥了生力军的作用。

  以“安康人周末读书会”为例,他们每个周六上午9点至11点集中活动,从不间断。“以每次30人计算,全年的活动人数达1560人次。全市现有50个团队、7600个会员,即便每月平均活动两次,全年的阅读者也有近15万人次。加之他们在集体活动之外的个人阅读与推广阅读,必将为‘书香安康’建设起到‘星火燎原’的巨大作用!”李焕龙憧憬,若能在“十三五”期间建成200个阅读团认,就将使安康全市年均阅读人次接近或突破百万。

  第三个“2”,是精心打造2000个服务站点。

  “有了阅读人群,还需要阅读资源。”李焕龙介绍,目前安康全市的市县两级公共图书馆有11个,146个镇办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图书室已经或正在创建县图书馆的统采统编、通借通还式分馆,1528个村(社区)均有纸质书刊、电子阅读相结合的农家书屋。“以这1674个行政区域性公共图书馆(室)为主力,再将各级各类学校、单位、企业的图书馆(室)向社会开放300家,打造2000个优质阅读服务站点,就能形成纵向到达村组、横向联通各界的阅读网络,为‘书香之城’建设提供强大的资源保障。”

  “由此可见,当‘书香之城’从秦巴崛起,‘秦巴明珠’定会闪亮中华!”李焕龙信心满满。